网站公告列表     做真人,办真事,学真语文——安阳市北关区中学语文  [admin  2022-10-18]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读写吧 >> 班级教学 >> 试题 >> 中考题库 >> 正文
  中考必考20篇文言文分类点拨         ★★★ 【字体:
中考必考20篇文言文分类点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11487    更新时间:2010-04-12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之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文学常识。本文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2
、生字
  环滁(chù)林壑(hè) 琅琊(láng yá) 饮少辄醉(zhé)
 
岩穴瞑(míng) 伛偻(yǚ lǚ) 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

 
觥筹(gōng chóu)射者中(zhòng) 弈者胜(yì) 颓然(tuí) 阴翳(yì)
  3
、重点解词
 
环滁:环绕着滁洲城。环,环绕。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霏,雾气。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负,背。 临于泉上者:靠近。
 
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冽,清。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 杂然,错落的样子。陈,陈列、摆开。
 
觥筹光错:觥,酒杯。筹,酒筹。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 醉翁之意:情趣。 深秀者:秀丽。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
 
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
 
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 暝,昏暗。
  4
、重点语句翻译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酿泉。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临,靠近)。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并寄托于酒。
 
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6)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呀!
 
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
 
1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醉了能和他们一块快乐,醉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呀!
 
11)翻译描写四时之景的句子:
  5
、复习文章知识。1)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2)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答:由远到近。
 
3)“太守自谓也”在文中作用是什么? 答: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4)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6
、理解背诵。1)“醉翁”的由来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2)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
 
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3)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4)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
 
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5)请写出归后情景的句子。 答: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6)概括本文的主旨。 与民同乐(文中原句“醉能同其乐”)(醉乐统一的句子)
 
7)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8)文章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9)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0)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11) 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2)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3) 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4)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7
、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
  8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十一、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辉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金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一)、生字
  谪(zhé)守朝晖(huī)夕阴 霏霏(fēi) 薄暮冥冥(míng
 
霪(yín)雨 心旷神怡(yí) 皓(hào)月 宠辱偕(xié)忘
 
潜行(qián) 浩浩汤汤 (shāng) 潇(xiāo)湘 属 ( zhǔ 同“嘱”)
 
(二)、重点解词
  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制,规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 晖,日光。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 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
 
何极:哪有穷尽。 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断折。
 
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
 
微斯人:没有这种人。微,无、没有。 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三)、重点语句翻译
  1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到了第二年,政事推行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具,同“俱”)。
  2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观赏景物时的心情大概有所不同吧?
  3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译:在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开,放晴)
  4
、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
 
译: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景,日光。惊,有“起”、“动”的意思)
  5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译: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 批评指责。(去,离开)
  6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译: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置之度外。
 
(宠,荣耀;偕,一起)
  7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译: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
 
(求,探求。为,指两种心情)
  8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译: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以, 因为)。
  9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在朝庭里作高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1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11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如果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12
、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把唐代名人和当代作家的诗赋雕刻在上面。
 
(四)、文章知识  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2
、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记叙)
 
第二段:(写景)描写岳阳楼周围雄伟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引出下文。
 
第三段:(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以己悲”的心情”。
 
第四段:写“迁客骚人”“以物喜”的心情。
 
第五段(抒情、议论)抒发作者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揭示全文中心。
  3
、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待作记缘由,为后文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4
、腾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5
、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
 
(五)、理解背诵、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 答:浮光跃金。
 
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 答:静影沉璧。
 
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 是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 (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属予作文以记之。
 
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吞)
 
10)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 答: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是怎样“述”的?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3)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4)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六)、思考1)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
 
答: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天气美好才会“心旷神怡”。
 
2)第三、四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
 
答: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
 
3)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 答:以物喜,以已悲。
 
4)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
 
答: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否定。
 
5)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答: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
 
6)“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
 
答: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 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003年河北省中考填空题)
 
7)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七)、词语欣赏。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答:“怒”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
  
 

十二、得到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一)、选文出自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作者孟子
  (二)、重点词解释。
  1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2.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3.七里之郭 4.环(围)而攻之而不胜
  5
.是(这是)天时不如地 6.域(限制)民不以封疆之界 7.威:(震慑)
  8.
得道(施行仁义)者多助 9 、亲戚:骨肉兄弟。
  10.
故(所以)君子(施行仁政的君主)有(要么)不战

  11
、兵革非不坚(坚硬)利(锐利)也: 12、寡助之至:极点。
  13
、委(放弃)而去(离开)之 14、 兵(兵器)革(甲衣) 15、池:护城河

 
固:巩固。
 
(三)、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指出它的意思
     亲戚畔之:通“ 叛” 背叛
 
(四)、 重点句翻译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④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五)、理解背诵。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 。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
 
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 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哪句话。

 
4)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

 
5)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分析家认为,美国对外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战略已呈“      ”之势,而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正呈“       ”之势。(用《孟子》三章)中两句话填写
 
7)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8)“战必胜”的条件是;“得道者多助”。
 
(六)、思考:1)文中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 ,从中可反映出孟子民贵君轻的 政治思想。
 
2)作者在文中指出管理百姓、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三个方面不能只"以封疆之界""以山溪之险""以兵革之利"。然后提示争取"人和"的实质在于"得道"。   
 
3)从全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4)文中“得道者多助”一句中的“道”是指的什么?施行仁政
 
(七)、运用。根据文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的内容,联系历史或现实,举一个这样的事例。
 

 十三、《送东阳马生序》(明朝:宋濂)(阅读课)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背诵段)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销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1
、文学常识、作者    明朝著名文学家 宋濂

  2
、重点字词解释:

余幼时即嗜学:喜欢,爱好。

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取得、得到。
 
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弗(不)之怠:懈怠,不放松抄写。“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
 
走送之:跑 既加冠:已经加了冠,到了成年。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心,忧虑。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尝,曾经。趋:奔向。先达:学术界的前辈。
 
执经叩问:求教。叩,问。 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
 
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的是拥挤的意思。
 
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示专心而尊敬的)请教。
 
或遇其叱咄:或,有时。叱咄:训斥,呵责。 (礼愈)至:周到。
 
(不敢出一言以)复:这里指辩解。 俟(其欣悦):等待,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9.15答案
    《无题》精炼
    《岳阳楼记》精练
    《故乡》重点题
    《藤野先生》练习
    富贵不能淫
    庄子十个小故事,十种大智慧
    九年级语文练习
    记叙文阅读考点答题思路
    《母亲的心》阅读精练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河南安阳  刘海强 版权归 读写吧 豫ICP备190046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