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网站首页 | 佳作欣赏 | 写作园地 | 古文译注 | 花季青春 | 演讲口才 | 知识百科 | 刘言非语 | 班级教学 | 备课资源 | 公开课 | | ||
![]() |
||
|
||
|
|||||
中考古诗词赏析汇编(三) | |||||
作者:文弓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3207 更新时间:2010-04-06 ![]() |
|||||
3诗中咏雪的千古名句是哪两句? 4写送别的古诗很多,举出一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参考答案: 1、1晴空下,汉阳城里的绿树历历可数,长江上的鹦鹉洲芳草如茵。2“日暮乡关何处?,烟波江上使人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这是以乐景衬托悲伤之情。 2、1、无限的辛酸和内心的愤懑不平; 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2、开放性试题,示例:人生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失败,但不能悲观,要相信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未来总会比现在好,要积极争取、积极进步。 3、1吹角连营描绘了军队驻扎的壮阔场面,霹雳弦惊描绘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大意对即可)2作者有心这国家出力,希望收复祖国河山,但却不被朝廷重用,心中特别痛苦。(或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的失望之情) 4、参考答案:D 略 5、答案:1游 时间 2 对游览之地恋恋不舍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两句是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常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6、答案:1高大 神奇秀丽 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2只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7、答案B、略 8、紧扣“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达原因即可。 9、1“明月几时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问天;“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是问月。2不同意。词中写离愁,并非全篇浸透着离愁,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句可以看出作者释却了离愁。3、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人的良好祝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10、答案:1破山寺禅院花木茂盛,环境幽雅清静。从诗中“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可以看出。2心情舒畅怡然,精神纯静无虑。从诗中“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可以看出。3不矛盾,禅院掩映在花丛树林中,环境清幽,钟磬之音非但没有显出吵闹,反而更能衬托环境的寂静,这是典型的以动衬静手法。 1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借助“春蚕”和“蜡炬”表达。2是与亲人在一起3诗人用“蓬山”和“青鸟”之典,既是叮嘱之意,又借以表达不论多么困难,都迫切希望再与亲人相见的心情。 12、答案:1“他物”是指雎鸠和荇菜;“所咏之词”指男子对女子的相思。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3辗转反侧,意思至今无变化。 13、答案:1是对行者留恋、难舍,或者为其“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或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2天气奇冷,弓箭都冻得拉不开了;甲衣穿在身上,十分冰冷。既写出了寒雪的威力,又写出了将士们的艰苦生活。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相见时难别亦难 2007年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百题(诗词鉴赏题)1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句子: 理由: (二)、读杜牧的《赤壁》,然后答题。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三)读苏轼的《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一词,然后答题。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6、“黄鸡”的本意是: ,诗中是指: 7、把词上阕的“溪边风光图”用现代汉语描绘出来。 (四)阅读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回答问题。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8、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五)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0、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1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诗歌欣赏。 秋词 刘禹锡 秋思 马致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2、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 13、两首诗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七)请阅读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按要求答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4、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 者 的心情。 15、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1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八)细读下列两首诗,完成17~19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淮上与友人别 李白 郑谷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7.两首都是写离愁别绪的诗,但诗的表现手法却不同,李白的诗偏重 ,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诗则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9.15答案 《无题》精炼 《岳阳楼记》精练 《故乡》重点题 《藤野先生》练习 富贵不能淫 庄子十个小故事,十种大智慧 九年级语文练习 记叙文阅读考点答题思路 《母亲的心》阅读精练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