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做真人,办真事,学真语文——安阳市北关区中学语文  [admin  2022-10-18]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读写吧 >> 佳作欣赏 >> 古典诗文 >> 正文
  《送别》之美学         ★★★ 【字体:
《送别》之美学
作者:弘一大师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1506    更新时间:2009-12-11    
《送别》之美学

 

 

弘一大师的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壁残,夕阳山外山。

这一首歌词就画面的整体统一性来讲,那只是一幅画,另有一个画面,但也可以说有好几个,这是就分割的画面而言,每一个分割出来的画面,也可以视为每一个独立的画面,依次如下:

l、长亭外(主体是长亭)-近景。

2、古道边(主题是古道)-近景。

3、芳草碧连天(主体是夕阳)-中景。

4、夕阳山外山(主题是夕阳)-远景。

5、一瓢浊酒尽馀欢(主题是人,但不一定指作者,可见是任何人,或只是潜意识中的画中人)-近景。
    
由此可见,歌词至少由五个画面建构而成。中国诗的美学特征,是打破时间词的限制,英语中的动词,大别可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态,而每一种又可再细分为四类,所以,英语动词的时态一共有十二类。时间词分得愈精细、愈具体、愈清楚明白,如果是用於科学描述的语言,那当然最好不过,因为科学就是要求具体、精细、周密。但这种时间词的使用,如果用於文学的描述、意象的经营,或时空的教会,那就显得笨拙与不足、譬如你把每一句的时间都写得太实在,交代太清楚,反而扼杀了读者的想像空间。

正由於中国古典诗词没有时空的限制,所以作品中所出现的几个画面,就可以同步统一,而成为一个意象丰盈的不同观点的、内容丰富、感情浓郁的画面。在弘一大师的诗词中,尤其这一首《送别》最能表现这种突破时空的混合画面的组合。

《送别》一词,至少有五个独立分割的画面,这五个画面可以同时出现,[长亭][古道]是历史的遗留,它们在述说历史,也代表了历史上多少风流人物俱往矣的见证。[芳草碧连天]是眼前的景象,是由视觉的观察而留下来的印象,属客观的描写,是在一个特定的时空底下所呈现的画面。[晚风拂,柳笛声残],前者是触觉,后者是听觉。

      晚风拂来略带凉意,尤其在一个荒凉的野外,这种气氛与情调,正与听觉印象中[声残]的和谐统一。这种落寞的心情,也正好与紧接的[夕阳山外山]的意象,取得另一层的统一。这是由近而远的画面。

      [天之涯,地之角]是更遥远的画面,但这个画面没有绘出,也不容易绘出,因为天涯地角的范围太大了,大得只能容许你去感受、去想像,这种空间才令人容易感动,引起共鸣。

      [知交半零落],是现实人生,这种缅怀与追念,大抵是由[夕阳山外山] 触发而来。夕阳令人想到无常,留不住,连最美的夕阳也留不住。留不住的或者是稍纵即逝的事物,往往令人珍惜、感叹,艺术的创作动机,就是要把这些留不住的美把它留住,透过文学、艺术、音乐去把它留住,因为它美,艺术就是要留住天下的大美,把它凝结在每一件艺术品的内容与形式中。
    
最后回到现实,这是另一个落寂的画面,一瓢瓢浊酒,古今伤心人到最后仅有的是[一瓢浊酒]。这是凄美,透过以上几个不同的画面同时呈现,中国诗歌美学中特有的凄美,弘一大师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要认识凄美,最好从大师〈送别〉中求。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柳 永 词赏析
    陈 子 昂 诗赏析
    杜甫 诗赏析
    黄庭坚 词赏析
    李 白 诗赏析
    陆 游  诗赏析
    孟浩然 诗赏析
    欧阳修 词赏析
    秦观 词赏析
    辛弃疾 词赏析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河南安阳  刘海强 版权归 读写吧 豫ICP备190046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