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网站首页 | 佳作欣赏 | 写作园地 | 古文译注 | 花季青春 | 演讲口才 | 知识百科 | 刘言非语 | 班级教学 | 备课资源 | 公开课 | | ||
![]() |
||
|
||
|
|||||||||||||||||||||||||||||||||||||||||||
安阳市2008—2009学年七上期末测试题 | |||||||||||||||||||||||||||||||||||||||||||
作者:洹语在线 文章来源:洹语在线 点击数:1552 更新时间:2009-02-08 ![]() |
|||||||||||||||||||||||||||||||||||||||||||
安阳市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 一、 积累与运用(共33分) 1. 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裨 (bì )益 须臾(yǘ ) 猝(cü )然 潜移默化 半明半昧 B. 安恬(tián ) 犀 (xī )利 自诩 ( xǔ ) 谈笑风生 赏心悦目 C .澄清(chénɡ) 倔强 (jiànɡ) 称职(chèn) 近在咫尺 骇人听闻 D . 粗糙( chāo ) 阖家( hé )灼热(zhuǒ ) 迫不急待 天涯海角 2. 在括号中按原文填词。(共3分) (1)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 ),使我的心也沉静, 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鲁迅《社戏》)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朱自清《春》) (3)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3.在正确的选项下画横线标明。(共2分) (1) 据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一家亲朝鲜的报纸星期五称,如果美国继续 _______ 重建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基础,朝鲜不会回到六方会谈的谈判桌前。(漠视无视) (2)班主任认为李萌有实力, 他去参加校学生会主席竞选。(怂恿 鼓励) 4.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共3分) 刘翔说:“比赛只不过是一场游戏。”我不清楚刘翔说这句话时的具体背景或情况等,但作为一个曾经被他的速度所震撼,被他的笑容所感染的“粉丝”,我愿意将这句话看成是“飞人”运动境界的再次增高。 (1)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粉丝”:(2分) (2)画线句子有一处用词不当,请在原句上改正。(1分) 5.文学常识填空。(3分) (1)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是拥有最广泛读者的作品之一。它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个 。 (2)《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散文,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作家。作品有小说《 》,话剧《茶馆 》等。 (3)在唐代诗人中,被后人称为诗仙的 (作家)和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并称为“李杜”。 6.2008年10月,水利部正式行文确定安阳市为第三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地区(市)。假如你的邻居叔叔一向不注意节水,而你想去说服他,你该怎么说?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善于打动别人。(3分) 7.古诗文默写。(共8分) (1)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2)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明月几时有》) (3)刘禹锡《秋词》)中抒发作者凌云壮志的诗句是: , 。 (4)郦道元《三峡》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 , ”八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景色明媚。(2分) (5)在欢迎会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 ?”欢迎大家来到我校。” 8.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文化资源,成为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下面是有关民俗文化的内容,请加以探究。(共9分) 材料二:据史料记载,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是对联的基本要求。字数相等 、句式一致 、词性相当 、结构相应 、平仄相对等。分上下联,不能随意贴。上联的末尾的字应该是“仄”音,即现代汉语的“三声”或“四声”, 贴在右侧;下联的末尾的字应该是“平”音,即现代汉语的“一声”或“二声”,贴在左侧。 ③源自中国的春节民俗文化已经走向世界。中国春节文化,是一种家文化,是一种团圆文化,是一种和谐文化.这正是春节之所以走进西方人日常生活的原因。 材料一: (1)贴年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材料①是著名的杨柳青年画作品——“连年有余”,请你对这幅画简要赏析。(2分) (2)请参考材料②内容,针对下面对联回答问题。(4分) 玉宇无尘千顷碧 银花有 万家春 ①在对联的画线处填写恰当的词语。(1分) ②贴在右侧的是 ,这样贴的理由是:(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4分)
(3)下面描写春节的古诗句有【 】(多项选择)(2分)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 .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D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3题。(共14分) 能给予就不贫穷 教师节那天,一大群孩子争着给他送来了鲜花、卡片、千纸鹤……一张张小脸洋溢着快乐,好像过节的不是老师倒是他们。 一张用硬纸做成的礼物很特别。硬纸上画着一双鞋,看得出纸是自己剪的——周边很粗糙;图是自己画的——图形很不规则;颜色是自己涂的——花花绿绿的。老师能穿这么花的鞋吗?上面歪歪粗粗地写着:“老师,这双皮鞋送给你穿。”看看署名像是一个女孩——这个班级他刚接手,一切都还不是很熟,从开学到教师节,也就是十天。他把“鞋”认真地收起来,“礼轻情义重”啊! 节日很快过去了。一天他在批改作文的时候,看到了这个女孩写的一段话:“别人都穿着皮鞋,老师穿的是布鞋,老师肯定很穷。我做一双漂亮的鞋子给他,不过那鞋不能穿,是画在纸上的,我希望将来老师能穿上真正的皮鞋。我没有钱,我有钱了一定会买一双真 他想问问她。这是一个很明净的女孩子,一双眼睛清澈得没有任何杂质。当她站到他面前的时候,他似乎找到了答案。他看见了她正穿着一双方口布鞋,鞋的周边开了花,这双布鞋显然与他脚上的这双布鞋不一样。于是有了下面的问话:“爸爸在哪里上班?”“爸爸在家,下岗了。”“妈妈呢?”“不知道……走了。”他再一次看了看她脚上的布鞋,那一双开了花的布鞋。他从抽屉里拿出那双“鞋”来。这时他才感受出这双鞋的分量。她问:“老师,你家里也穷吗?”他说:“老师家里不穷,你家里也不穷。”“同学们都说我家里穷。”她说。他说:“你家里不穷,你很富有,你知道关心别人,送了那么好的礼物给老师。老师很高兴,你高兴吗?”她笑了。“ 他带着她来到教室,问大 她脸上的笑容很美。 9.为什么说女孩送给老师的礼物很特别?(3分) 10. “当她站到他面前的时候,他似乎找到了答案”。联系上下文,说说“答案”内容指的是什么?(3分) 11.根据语境,分析下面对话描写中加点词语的具体含义。(2分) 她问:“老师,你家里也①穷吗?”他说:“老师家里不穷,你家里也②不穷。” ① ② 12. 老师带着“她”到教室问大家自己为什么穿布鞋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述。(2分) 13.结合文章设想一下,若十年后,这个女孩以企业家的身份再回母校见她当年的老师,那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请写一段细节描写。(4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共10分) 老家的树 ① 不用说,在风雪的旷野里,所有的树都失去了颜色;只有松柏,才能挺立在严寒中,擎起一树清郁的墨绿。可是,小时候,只记得松柏总是种在一些大户祖茔的墓地上,每回经过,就觉得雪地里的黑松林,特别神秘,特别恐怖,黑黝黝里面藏着些什么,心里认定那些松柏不是属于我们的。读书之后,书中有数不尽的松柏颂歌;不管书上怎么说,我还是喜欢活在我们生活中的那些树。我喜欢:柳的娇柔、榆的粗犷、白杨的潇洒,我喜欢槐、椿以及各种常见的树木,我还是不喜欢松柏,总觉得松柏不是我们的。直到我走出了家园,跋涉过千山万水,看遥了人世的冷暖沧桑,渐渐地,我才懂得,松柏,是多么可傲的树! ② 松柏,挺立在山峦最高处,与白云絮语,与天风唱和,在苍茫的天地之间,树产出一种生命的风范来。它站在高处,超脱于红尘之外,让群树仰望,仰望而无法企及。松柏,虽然享有无数的赞颂,却也承担着千古的寂寞啊!在红尘之中,那些不甘寂寞的人,却想借着松柏的风采,让自己伟大起来,崇高起来,这是何等的自私和愚昧啊!因此,一想到老家的原野上的那些松柏被种在坟地里,我就为它们感到屈辱与难堪。可是,我也更懂得:为何在大风雪的旷野中,松柏要傲然挺立,擎着一树墨绿抗拒严冬的淫威了。是的,冬天的淫威,可以让柔弱的暂时低头,却永远征服不了顽强的生命。 ③ 想念北方,想念老家的那些树木,当然,我更想念老家的人,想起那劳苦而沉默的人们,许多熟悉的面孔,就浮现在我眼前!那与我血肉相连的亲人,您们可好?三十多年的岁月,三十多年的动乱,可曾把您们摧折?知道吗?今天对你们,我是如何地想念! (选自台湾作家郭枫的《老家的树》) 注释① [祖茔](yíng ) :祖坟 14.作者对松柏的认识和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摘要概括。( 3分) 15.请你对第① 段画线句子简要赏析。 ( 2 分) 16.文中“生命的风范”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第② 段文意从三个方面概括。(3分) 17.结合全文的主题,谈谈你对“严寒”和“松柏”的理解。(2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3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共8分)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③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8.文章③—④具体描写两件趣事:第一段写的是___________之趣,第二段写的是鞭打蛤蟆之趣。(1分) 1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⑴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 ⑵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 ) 2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故时有物外之趣。 21.第④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是哪一句?(1分) 22.“鹤”在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请你写出两个带“鹤”的成语。(2分) (二)比较细读下面诗词,完成23-25题。(共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淮上与友人别 李白 郑谷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23. “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1分) 24. 两首都是写离愁别绪的诗,但诗的表现手法却不同。李白的诗偏重 ,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诗则 ,抒发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 (2分) 25.下面是对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 (2分) A.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B.这两首诗韵脚押韵严整,具有节奏、声调和谐之美。 c.两首诗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的气氛。 D.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四、作文(30分) 26.任选一题作文。(30分) (1)让距离不再遥远 (2)在 中感受幸福 写作要求: ①以上题目,任选一个,如选题目(2),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说真话,诉真情。 ③人物描写具体、形象、生动。 ④字数600字以上。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9.15答案 《无题》精炼 《岳阳楼记》精练 《故乡》重点题 《藤野先生》练习 富贵不能淫 庄子十个小故事,十种大智慧 九年级语文练习 记叙文阅读考点答题思路 《母亲的心》阅读精练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