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做真人,办真事,学真语文——安阳市北关区中学语文  [admin  2022-10-18]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读写吧 >> 班级教学 >> 试题 >> 中考题库 >> 正文
  《记承天寺夜游》精细阅读题         ★★★ 【字体:
《记承天寺夜游》精细阅读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14607    更新时间:2010-04-14    

一、  文学常识
1
、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的文章(词)有《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

二、重点词语解释

1、念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
2
、怀民未寝 寝:睡

3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4
、相与步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步:散步(或:漫步 走 行走)。
5
、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形容月光的清澈透明。

6、月色入户 户:窗户
7
、欣然起行 欣然:高兴的样子。行:走。

8
、解衣欲睡 解:脱、 脱下

9
、水(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 。

三、理解性默写

    1
、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4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四、重点语句翻译

1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水草)。

   
或: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交错纵横的藻和荇似的水草,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枝叶在月光下的影子。

3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
罢了!
    4、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屋外。
   
五、课文内容理解

    1
、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

  
1)旷达胸怀(2)贬谪悲凉。(3)人生感慨。(4)赏月喜悦;(5)漫步悠闲。
    3、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记叙 描写
议论。
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

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

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

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5、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
    6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7
、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遂至承天寺。 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怀民亦未寝 。 理由:心境相同 欣赏趣味相同

   
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亲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理由:志同道合 志趣相投 命运相同

    8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 仕途失意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旷达
    9、体会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的妙处。
   “
积水空明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
写竹柏之影参差错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意思对即可)
   六、开放性试题
    1
、本文写作时,苏轼已被贬黄州。当时,他备受监视,近乎流放。揣摩文章最后一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身的感慨;被贬的无奈寂寞;虽屡遭贬谪,但仍乐观豁达。(至少说出两种情感,意思对即可)

 

2007《记承天寺夜游》中考题

(山东枣庄卷)2007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拭《记承天寺夜游》

  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月色人户(窗户)      B.念无与为乐者(想到)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一起)   

  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B.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C.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闲极无聊的人啊。

  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C.苏轼念无与为乐者<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字。

7A  8D  9C

(山东枣庄卷)200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苏拭《记承天寺夜游》
   7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月色人户(窗户) B.念无与为乐者(想到)
   C
.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一起
)
   8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B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C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
   D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闲极无聊的人啊。

   9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C
.苏轼念无与为乐者<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D
.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字。

7A 8D 9C

(浙江衢州卷)2007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⑴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⑶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0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1
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22
、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3分)

19遂:于是,就寝:睡觉但: 只3分,每题1分)
   20
、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3分,意思符合即可)
   21
、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2分,意思符合即可)
   22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3分,意思符合即可给分)

(湖北荆州卷)2007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9.
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①晓雾将歇:( )
月色入户:( )
庭下如积水空明:(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10.
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之:山川之美  甚矣,汝之不惠
B
.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
C
.与: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
.寻:寻张怀民  寻病终
1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2.
简答。
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___________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____________
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______”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______”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9消散(或消歇”“散去院子(或庭院只是(或2分,每对一处给0.5分)  10B2分)
  
  11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表达与此相近即可)水中藻、荇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表达与此相近即可,是发语词,可译为原来是,也可以不译出,直接翻译出字判断句也可,2分,每对一小题给1分)
  
  12描写、议论(答抒情也可)(1分,每对一处给0.5分)闲、仙(1分,每对一处给0.5分)
  
  以上共8

 

(山东淄博卷)2007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西湖游记》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月色入。户:            ②其实湖光染翠着。工: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世道哉!

10.这两段文字都写了“月景”,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

(浙江湖州卷)2007

记 承 天 寺 夜 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怀明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无与为乐者                

庭下如积水空明              

18.翻译句子。3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9.“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

17. 高兴地               形容水的澄澈

18.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

19.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德州市二○○七年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月色入                     怀民亦未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2. 本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你认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0.答案:①    睡觉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①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大体对即可。

12.答案:本文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其中有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也有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

评分:有“悲喜”或“复杂”之意即可得满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006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分)

念无与为乐者 :

相与步于中庭 :

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

5.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3分)

3 1 念:考虑、想到 步:散步、漫步(每空0.5分)

4 2 月光照在院中,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5 3 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答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即可给分);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

(答出如何巧喻月色得1分,答出表现的心情,言之成理得2分)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9.15答案
    《无题》精炼
    《岳阳楼记》精练
    《故乡》重点题
    《藤野先生》练习
    富贵不能淫
    庄子十个小故事,十种大智慧
    九年级语文练习
    记叙文阅读考点答题思路
    《母亲的心》阅读精练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河南安阳  刘海强 版权归 读写吧 豫ICP备190046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