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做真人,办真事,学真语文——安阳市北关区中学语文  [admin  2022-10-18]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读写吧 >> 班级教学 >> 试题 >> 苏教九下 >> 正文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         ★★★ 【字体: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38910    更新时间:2010-03-05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二者不可得兼(    )    2.故不为苟得也(    )    3.所恶有甚于死者(    )    4.故患有所不辟也(    )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6.贤者能勿丧耳(    )    7.蹴尔而与之(    )    8.万钟于我何加焉(    )    9.是亦不可以已乎(    )    10.此之谓失其本心(    )

三、比较下列加点词意义的异同。

1.所识穷乏者得我(    )    2.所欲有甚生者(    )   

蹴尔而(    )              万钟我何加焉(    )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4.行道之人弗受(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今为亩室之美为之(    )

5.呼尔而与之(    )             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是亦不可以已乎(    )

四、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乡为身死而不受……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六、综合练习。

    1.课文中运用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句式相同,意思相对或相反。试从课文中找出两句这样的句子,并默写出一句你以前学过的这样的句子。

 

 2.本文中的千古名句是哪一句?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七、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死亦我所恶(    )    (2)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2.下列加点的“于”与“所欲有甚于生者”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子墨子闻之,起于齐   

C.贫者语于富者          D.苛政猛于虎也

3.上文中“所欲有甚于生者”指的是_______,“所恶有甚于死者”指的是_______;“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一句中“由是”在文中解释为_______,“不用”、“不为”者指的是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等论证方法。   

5.这段文字的主要论点是什么?它是怎样提出来的?试简要分析。   

6.“舍生取义”者在中国历史上一贯受人崇敬,请举出一位因“舍生取义”而令你崇敬的英雄人物,并默写出他的一句曾深刻影响你的名言。

7.结合实例谈谈你对“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的理解。

答案:

一、dān gēng cù xiè6

二、l.兼有、并存

2.苟且取得、苟且偷生  3.厉害、重要  6.祸患、灾难  5.假如、假使  6.不丢掉  7.用脚踢  8.有什么益处9.停止,放弃l0.天性、天良 

三、l.与,通“欤”语气助词,用在句末。  与,给。  2.于,比。  于,对。  3.则,却。  则,就。  4.之,的。  之,代词。  5.而,连词,表顺承。  而,但是6.是,这样的。  是,这。 

四、1.“辟”通“避”,躲避  2.“辩”通“辨”,辨别  3.“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4.“乡”通“向”,从前。 

五、l.并不是只有贤能的人有这种想法,人人都会有,贤能的人能够不遗失罢了。2.吆喝着给他吃,行路的也不接受,用脚踢着给他吃,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3.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4.从前宁可死了也不接受,现在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而去做了。 

六、1.略;2.生,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启示()

七、l(1)痛恨、厌恶(2)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2D 3.义不义按这种办法做“君子之人”或“舍生取义者”4.比喻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5.主要论点:舍生取义。用比喻(或类比)的方式提出。先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结论: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再由前面的设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鱼喻“生”,熊掌喻“义”,“生”与“义”的价值已判高下。  6.例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例子不限,只要能证明“贤者能勿丧耳”即可。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9.15答案
    《无题》精炼
    《岳阳楼记》精练
    《故乡》重点题
    《藤野先生》练习
    富贵不能淫
    庄子十个小故事,十种大智慧
    九年级语文练习
    记叙文阅读考点答题思路
    《母亲的心》阅读精练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河南安阳  刘海强 版权归 读写吧 豫ICP备190046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