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做真人,办真事,学真语文——安阳市北关区中学语文  [admin  2022-10-18]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读写吧 >> 班级教学 >> 试题 >> 中考题库 >> 正文
  2009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         ★★★ 【字体:
2009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1470    更新时间:2009-09-13    

 

一、找准议论文的论点
   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或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应该是个完整的句子。把握文章的论点,可以说是阅读议论文所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找准了中心论点,就像把握住了贯串全文的一根红线,就能进一步认识全文各部分的有机联系。如何辨析和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呢?首先要明确中心论点的真正所指,其次要掌握文章中心论点的表现形式,弄清这两点,就能准确快速地找到文章的中心论点。
如何区分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中心论点是相对分论点而言的。在没有分论点的议论文中,论点与中心论点是一致的。在有分论点的议论文中,论点与分论点是不一样的。中心论点起统率分论点的作用,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分支,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文章中心论点表现形式: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示型的,即在文中明确标出中心论点,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或基本看出来文章的论点是什么。另一种是蕴含型的,即设有明确所指,表述又不集中,作者的观点蕴含在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当中。第一种形式,只要明确文中论点的指示位置就可顺利找到中心论点。论点常出现的位置有在文题,标题就是论点;在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在文尾,在前面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最后收篇时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就是文章中心论点;在文中,论点不在开头,也不在结尾提出,而是在初步展开议论后才提出中心论点。第二种形式,要仔细阅读,归纳段意、层意,然后从中概括归纳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辨识两类不同的论据
   论据只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道理又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引用有关论述作论据,一般来说多是道理论据,但有时这些论述包含在某一事例之中,是事实论据的一个组成部分,阅读时要仔细分辨。在掌握了这些论据的内容范围之后,重要的是要分析这些论据与论点的关系和论据在证明证点时所起的作用。
三、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
   首先要掌握议论文中常出现的常用的几种论证方法,再用这些规律去辨认文中的论证方法,就能分辨出所读文章采用了何种论证方法。分析论证方法,关键是分析其作用,对论证观点所起的作用,所达到的效果。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例证:用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引证:引用马列主义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名言警句、定理公式等。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论据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喻证:用比喻的方法论证。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感觉,那好像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
四、理清议论文的结构
常见的议论文三段式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纵式结构一般层层深入分析。如《怀疑与学问》:提出论点消极方面论证积极方面论证。
横式结构一般并列展开。如《谈骨气》的论证:先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然后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方面举例论证。
分析结构要注意:弄明白各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注意文章中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过渡句及过渡词语;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
五、体会议论文的语言
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表现为准确、鲜明、概括、简洁。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的色彩。
语言准确表现为:概念使用准确。状语、定语等修饰成分恰当。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叙述事实不细致,较笼统,因议论文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细致地述说细节,否则喧宾夺主。语言简练扼要。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为使论点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议论文有时采用修辞方法或运用口语和一些文言词语,有时还变换句式,这就使议论文的语言多了一个生动的特点。
试题解析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学贵有疑
学问学问,要有所学,必先有问,要有所问,必先有疑。疑是发现问题,问是提出疑问,疑问解决了,就获得了学问。
古今许多大学问家,都是学中有疑,善于发问的人。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学者,名叫戴震。他幼年读书时,就曾接二连三地向老师提出疑问,由于他读书总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在学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最后成了一个著名的思想家。
在人们求知的道路上,怀疑犹如一粒学问的种子,没有它就决不会开出知识的花,结出智慧的果。_________;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就不会有哥白尼日心说的产生。法国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但是应当指出的是,如何有效的怀疑,都必须以大量的实际材料为基础。比如达尔文对物种不变论所进行的挑战,决不是一时的发现,而是他作了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收集了大量的动掉物标本,潜心观察的结果。没有大量丰富的资料,达尔文决不会提出有价值的怀疑。
疑之所以贵,就贵在敢于思索,敢于设想,敢于创新,敢于发现真理。让我们举着问号这把钥匙,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吧!
1
.根据上下文,填入第段横线中恰当的一句是(   
A
.由于物种不变论被达尔文怀疑,因而创立了进化论
B
.由于达尔文对物种不变论怀疑,因而创立了进化论
C
.没有对物种不变论的怀疑,哪会有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
D
.没有对物种不变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
2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
.疑问解决了,就获得了学问
B
.古今许多大学问家,都是学中有疑,善于发问的人
C
.任何有效的怀疑,都必须以大量的实际材料为基础
D
.学贵有疑
3
.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
4
.第③④段都有达尔文创立进化论的事例,作者为什么要分开来写?
解析
1
.选D。根据句式的一致性,由后文可知,应采用没有对……的怀疑,就不会背……”句式。
2
.选D。其他三项是各段的分论点,只有题目即D项是语段的中心论点。
3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第段列举了达尔文、哥白尼的事例;引用了巴尔扎克的名言作理论论据;用播下种子才能开花、结果作比喻,论证了在人们求知的道路上,要取得学问贵在有怀疑精神。
4
.为了分别论证各自的分论点。第段为了论证在求知的道路上,学贵有疑;第段为了论证怀疑必须以大量的实际材料为基础。
2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
许多巡视员,许多游击队的领导者,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没有的。他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
许多做领导工作的人,遇到困难问题,只是叹气,不能解决。他恼火,请求调动工作,理由是才力小,干不下。这是懦夫讲的话。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因为你未出门时脑子是空的,归来时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问题就是这样子解决了。一定要出门吗?也不一定,可以召集那些明了情况的人来开个调查会,把你所谓困难问题的来源找到手,现状弄明白,你的这个困难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是从第1段摘出的一句话,它应处在文章()()()三处中的(    )处。
2.“
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没有的。这句话在第2段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请联系上下文的论述内容加以说明。
3.
作者在第3段针对不作调查的现实,提出了哪两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抄原文语句作答)
4.
4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5.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A
.调查像十月怀胎,要有一个过程。   B.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C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     D.调查要有正确的方法。
解析 第1题是考查同学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第1自然段,提出了两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先从正面说明调查研究的办法,第题所引用的语句,论述了调查研究为什么能解决问题,是紧承对调查研究这一办法的陈述而进一步论述的。因此该句应放在甲处。第2题是考查论述层次的题目。第题所引的语句,在它的前面摆出了种种不调查研究、乱发议论的丑恶现象;这引句的后面,摆出了不调查研究乱发议论的恶果。该题的答案是:承上,指出上文种种现象实在可恶;启下,引出下文对上述丑恶现象危害的论述。第3题是考查对议论文内容的理解。两种办法是A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B可以召集那些明了情况的人来开个调查会。第4题是有关论证方法的考题。答此题要仔细审题,本题只问第4段的论证方法。文中的十月怀胎用来比喻调查研究,而一朝分娩比喻问题解决。该题的答案是:比喻论证法。第5题应选B
专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 成功是一种感受
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会超越前人。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常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格外的丰富和生动。不是吗?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应该感到高兴;作为一个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也应该感到高兴;在更多的时候,成功无需旁人认可,更不需别人来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画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
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每经过一次失败,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了一步,对人生的感悟就加深了许多,自己的意志就增强了不少,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不也应该感到快乐吗?否则,我们就会对人生失去一份应有的信心,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望而却步。
大胆而自豪地承认成功吧,认认真真地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从品味中,汲取成功动力,开启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1
.第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2
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中的指代什么?
3
.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说说第段中画线句的作用。
答: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的?
5
.下列四句名言中,不能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A
你努力了,尽力了,即使摘不到诱人的金苹果,也同样能赢得人们的尊重,享受到人生的快乐
B
成功的关键不在成功的结局上,而在不懈追求的过程中
C
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出发,……每一种结果,都是人生的体验,都是一首耐唱的歌
D
不想当元帅的,不是好士兵
6
.本文提出论点后又是从哪两方面进行论述的?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一个人的脑子,容量总是有限的。这方面想得多,那方面就想得少了。脑子里过多地想着一顿佳肴、一件漂亮衣服、一架好无线电收音机之类,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考虑工作。
鲁迅的一条裤子穿了好几十年。孙伏园受周太太之托,劝他换一条新棉裤。鲁迅说:我岂但不穿棉裤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藤绷或棕绷,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是鲁迅连一条棉裤也穿不起吗?当然不是;是鲁迅吝啬吗?当然更不是。(11)鲁迅对青年,对革命,向来是十分大方、慷慨的。(12)鲁迅深刻地领悟到这一真理: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13)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物质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们在工作、劳动、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养成人们拖拉懒散的作风。
1
.第一段揭示论点的句子是第_____________句。(填序号)
2
.第二段直接引用了鲁迅的原话作论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以上文段主要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三段连用两个设问句,它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5
.简述记叙在本文段中的作用。
(三)
我们常听到博览群书,读书破万卷,可是著名文学理论家唐瑜却提出博览群书,读书破一卷。他认为,要是博览群书,再加上读书破万卷,那只能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地看,结果什么也看不真切,成了过眼云烟。要是只博览群书,没有读书破一卷,这样治学就不会取得专一的突出成就。
对这读书破一卷的主张,没想到很多有成就的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坚持实践。
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书时,为写毕业论文,把世界代数界名人的一本小书《近代代数理论》认真地读了又读,尤其是其中仅有20页的一章,连读了好些天才释手。结果,他从中得到了真谛,论文在很高的起点上写了出来。
有一位现代著名文学家也深深理解读书破一卷的真正含义。他在谈到自己反复读《阿Q正传》时候说,看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疼;第二遍,才品出一点不是笑的味道……第七遍,阿Q向自己身上扑来;第八遍,阿Q与自己合二而—……第十三遍,觉得阿Q是一面镜子;第十四遍,成了……
历史学家范文澜说,他做学问是从攻读刘勰的《文心雕龙》一书入手的。他读这部古代文艺理论的书,觉得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都有很大收获,并有指导头脑开窍的功能,而且越读心里越明亮,越觉得研究有奔头。
当然,读书破一卷的那一卷,必须是精选的,是各个专业中的权威著作。同时,这一卷也不是单独的,必须是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才行。
1
.依据论据,具体写出本文所要阐明的是什么道理。
2
.用自己的话概括第段的内容。
3
.在下面的段序号间用单竖线标明全文层次。
4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5
.第段议论是必不可少的,说说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
1
.表示解释说明
2
指代上述三种错误认识。
3
对上述说法的否定,引出话题(提出中心论点)承上启下(或过渡)作用。
4
.成功是一种感受。这个论点是在否定错误认识的基础上提出。
5
.D
6
从每一点(或微小的)进步中,品味到成功的快乐。即使失败,只要从中受到教益,同样是一种成功。
(二)
1

2
.事实用确凿可信的材料展示鲁迅的节俭作风,来证明论点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
3
.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或:摆事实、讲道理)
4
.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5
.为议论服务,更好地证明论点,增强文章说服力
(三)
1
.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又能读书破一卷,治学就会取得专一的突出成就。
2
.论述为什么要博览群书,读书破一卷的道理。
3
①∣②③④⑤∣⑥
4
.举例论证法。
5
.因为第段议论体现了议论必须辩论分析问题的特点。(避免了议论片面性或是对中心论点的补充说明。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9.15答案
    《无题》精炼
    《岳阳楼记》精练
    《故乡》重点题
    《藤野先生》练习
    富贵不能淫
    庄子十个小故事,十种大智慧
    九年级语文练习
    记叙文阅读考点答题思路
    《母亲的心》阅读精练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河南安阳  刘海强 版权归 读写吧 豫ICP备190046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