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做真人,办真事,学真语文——安阳市北关区中学语文  [admin  2022-10-18]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读写吧 >> 班级教学 >> 试题 >> 苏教八上 >> 正文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练习题二         ★★★ 【字体: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练习题二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836    更新时间:2008-12-12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练习题二

卷一1、略

2、在括号里写出加点字的读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瑰丽(   )  ②繁衍(   )  ③肆无忌dàn(  )  ④无xiá(   )顾及 
 3
、根据要求默写。
  
                             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句中没写一个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
  
 ②写出杜甫《望岳》中你最喜欢的两句诗: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浅草才能没马蹄。
  
 ④                       ,甲光向日金鳞开。
  
⑤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                           ,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甲光向日金鳞开。
   4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本报讯(通讯员金翠莲):昨天上午,鲁智深到县公安局投案自首。两年前,他因失手打死拐骗良家妇女的不法分子郑屠而畏罪潜逃。昨天下午,当地群众一百多人在郑屠母亲的带领下到公安部门为他说情,县司法部门领导表示,此案当依法处理,但量刑时会酌情考虑。 (《潘家县法制日报》) (选自2005年第3期《杂文精选》)
  
上则戏说新闻中的划线内容出自古代名著《水浒传》,请用简要的话概括这个故事情节。
  
  
(二)运用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阅读第五单元的几篇文章,使我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环境和谐相处。
   B
.听到几位华人拾贝者在英国遇难的消息,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C
.伊拉克局势能不能稳定下来,是联合国工作人员返回巴格达的基本条件。
   D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不朽盛事。
   6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恰当的一组是(  
  
  ⑴他是一个优秀的举重运动员,具有很大的______力。
  
  ⑵这项工程所需的钢材、水泥、红砖、杉木等_______已准备就绪。
  
  ⑶语老师发现有近一半的学生把广告中______的成语作为规范的成语使用。

 A、暴发、物质、篡改B、暴发、物质、窜改 C、爆发、物资、篡改 D、爆发、物资、窜改

(三)综合性学习

   7、根据下面文段中的内容,在横线上为其拟一个简短的标题。
  
新浪科技讯 美国东部时间9日上午812(北京时间9日晚812),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安全降落,结束了长达14天的太空之旅。这是自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航天飞机首次顺利地重返太空,并且平安回家。
     
发现号原定于88返回地球,但是由于位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天气状况不稳定,控制中心将发现号的着陆时间推迟了24小时。
     9
日返回过程仍是一波三折。发现号原定最早于美国东部时间9507分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降落。但是由于佛罗里达州着陆地点天气仍然不稳定,为了保证安全性,美国宇航局放弃了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两次降落机会。
  
美国宇航局最后根据天气状况做出决定,发现号改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着陆。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幽径悲剧》一文中的选段,完成8—12题。(共12分)
  
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每天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要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得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8
、古藤已被人砍断,为什么还要写成串的花朵在绿叶丛中微笑?(2)
  

  
   9
、作者在第1段中说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而下一段又说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2)
  

  
   10
、下面的文字是写幽径的古藤萝的。细细品味,选择一个角度,写几句赏析文字。(3)
  
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不全是荆棘丛。
  

  
   11
、作者认为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读了文章,你能否理解这种痛苦?请写出你的理解。(2)
  

  
  
   12
、目睹曾经生机勃发的藤萝,面对现在在空中摇曳的藤萝枝,面对人类的现在,畅想人类的未来……你认为应该怎样面对大自然、面对生命呢?(3分)
  
  
(二)阅读《小石潭记》,完成13—18题。(共14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3
给下面加线字注音。(2分)
  
然( 互(
   14
、比较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写出其含义。(2分)
  
潭中鱼可百头( 全石为底
  
不可 其境过清
   15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倒装的一句是( )(1分)
   A
、如鸣佩环 B、全石以为底 C、斗折蛇行 D、卷石底以出
   16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7
、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来描写景物,借此抒发作者

        的心绪。(1分)
   18、本文的写景部分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声形并茂、妙趣横生的画卷,比如说文章的第二段,描写潭中鱼的目的是为了抓住上文水尤清洌的特点,那么你是如何理解的呢?试作赏析。并请写出一例含的名句。(4分)
  
  
(四)阅读诗歌《春 望》,完成24—24题。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9.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                      ,实际上是写                  
  20.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21.学习了这首诗,你一定对诗中的某个句子留有深刻的印象,请写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作简短赏析。
   答:

卷二1.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人与环境”单元中的课文,为你打开了一扇新的视窗,你将倾听大自然的呼声,qiǎn 责愚氓的恶行,kǎi 叹智者的无nài ,从而作出明智的jué ——善待自然,优化生存环境。

                                                               
2
.根据要求默写。

   

3.名著阅读。
19
世纪后期,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 撰写的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作品中 (故事概述)是你最喜欢的一次历险过程。

得分 评卷人 (二)运用(共7分)


4
.仿照下面例句的句式,在后面的横线上再补写一个句子。

例句:你有权憧憬未来,但不应忘记眼前的责任;
你有权争取成功,但不应以牺牲他人为代价;

仿句:                                                                  

5
.请用规定的符号修改下面的表扬信(至少修改4处,不得超过6处)。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复原号: 5)调位号: 6)留空号:


金常中学,

贵校初二(3)班学生利用双休日走进社区,宣传回收费电池,并每家每户上门回收旧电池。他们这种宣传环保,清洁家园的精神和热情十分可贵,要求贵校一定要在升旗仪式上对初二(3)班学生进行大力的夸奖。

2004125
金常街道工委

(三)综合性学习 6.通过对汉字专题的探究学习,你一定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加深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请你从汉字的历史汉字的特点汉字的功能汉字的文化价值汉字的艺术价值等几个方面中,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谈谈你对汉字的认识。


7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请把你的探究结果写在下面横线上。

材料一:一个人活了72岁,他的一生是这样度过的:睡觉20年,吃饭6年,生病3年,工作14年,读书3年,体育锻炼看戏看电视看电影8年,饶舌4年,打电话1年,等人3年,旅行5年,打扮5年。(这是平均数) ——摘自《人生宝鉴》
   
材料二:每个生命都是普通的,有些基本需求是不能不维持的。不要指望时间是公正的。时间对珍惜它的人和不珍惜它的人都是不公正的,时间对自由人和监狱的犯人也无公正可言。时间的含金量,取决于生命的质量。 ——摘自《读者》蒋子龙《时间》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完成14—18
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
   
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
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虽然至今不明,但是太空悬案的侦察员——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察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合乎逻辑的推测。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亮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
   
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40亿年前,月球和地球所处的位置相去甚远,各由不同的物质形成。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种学说称为俘获说。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
   
但是,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的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获一个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先行凝聚成团。这种学说称为同源说。如此看来,月亮岂不就是地球的姐妹?
   
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40多亿年前,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你看,月亮岂不又成了地球的女儿?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在,赞成这种分裂说的人已经比较少了。
   
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神秘面纱,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14
.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15
.文章对月亮的起源提出了三种推测性学说。请根据文中提供的天文学信息,分别做出解释。
1俘获说(地球的妻子):
2同源说(地球的姐妹):
3分裂说(地球的女儿):
16
.文中关于月亮起源的推测性学说,都未能成为科学诊断,因为它们虽有合乎逻辑的推测依据,却也存在不合逻辑之处。请以俘获说为例作概括说明。
合乎逻辑的依据:
不合逻辑之处:
17
.对文章中说明的俘获说同源说分裂说三种学说,你最认可的是哪种学说?请简要说说理由。



18
.语言风趣又不失准确,是本篇说明文的突出特点。请你分别举例说明。


(三)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完成19—22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见小潭。( 潭中鱼可百头。(
怡然不动。( 皆若空游无所。(
20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21
.第二段中写的是游鱼,实际上也是在写潭水。请用两个四字短语分别概括潭水和游鱼的特点。

22
.请把这两段文字中表明作者心情愉快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四)阅读柳宗元《钴姆潭西小丘记》选段,完成23—24题。
   
得西山后八日,寻(沿着)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姆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高耸仰卧),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qīn 高耸) 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23
.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4.这段文字在描绘景物方面很有特色,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就这方面作一些点评。

 答案在下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9.15答案
    《无题》精炼
    《岳阳楼记》精练
    《故乡》重点题
    《藤野先生》练习
    富贵不能淫
    庄子十个小故事,十种大智慧
    九年级语文练习
    记叙文阅读考点答题思路
    《母亲的心》阅读精练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河南安阳  刘海强 版权归 读写吧 豫ICP备190046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