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做真人,办真事,学真语文——安阳市北关区中学语文  [admin  2022-10-18]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读写吧 >> 知识百科 >> 文化教育 >> 教育杂谈 >> 正文
  教育,以戕害为代价         ★★★ 【字体:
教育,以戕害为代价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1578    更新时间:2011-07-13    
教育,以戕害为代价

    清华大学百年庆典,因其在国家最高会议场所举行,更因其以中央政治局最高领导群集体参加的形式举行,而备受各路方家热议。
    清华无疑是中国最高学府,为中国培养了最多的最高层次人才不假,但也诚如九六年入读清华建筑系的学生刘天昭写给母校的贺信中所言:“今天的清华,比十五年前更加“主流”,已经很难更“主流”了——没有哪所大学,比清华距离国家更近,距离权力更近,距离金钱更近。”这番言论让人联想起世纪之交,亦即建国50年时,那时有似乎是杞人忧天的教育方家议论:50年来清华、北大培养的人才抵不上以前五年的贡献,如没有培养出一个大师级的人物就是明证,云云。
    我不是教育家,自然不能断言对错。但我知道教育的过程是渐进的、累积的。辉煌无比也罢,暗淡无光也罢,清华既不能贪天之功,也不必代人诿过。清华不过是“金字塔”的“尖”,没有一层层的“底”,“尖”是不能存在的。
那么,我们就考察一下吧。



    古今中外,“教育”的定义多矣,可谓乱花迷眼,有多少教育家或思想家,大抵就会有多少关于“教育”的定义。而鲁迅的说法最简单:“教育是要立人”,却最没有歧义。我们看这样一个例子:
    报载,一从未单独出过门的15岁女中学生,骑车独自外出逛街时扎了车带,恰好身上没带钱,便推着自行车回家;途中又迷了路,结果径直走出了十几里路,精疲力竭之余被好心人发现送回了家。
    通过这个事例,是不是应该引出我们较深的思考?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尤其是学校教育,因其集中实施,更应集中体现在使学生从无知转化为有知,从不会做转化为会做……总之,使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和提高。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状况却实在是令人担忧。像上文的例子绝非偶然,而是普遍现象。现在的学生,哪个不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花钱大手大脚,不接触自然,不接触社会,不干任何家务活……十年寒窗的结果就是一个答案:面临自理难题——分数上去了,生活成为侏儒!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很多,其中教育体制之弊是最直接也最主要的原因。在高考指挥捧下,“一榜定终身”,学生的“能力”变成了应付考试的能力。各个中、小学校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形象”,也只能是所谓“片面追求升学率”,其“捷径”就是题海战术。而为了孩子的“分数”,家长们只能把一切家务活大包大揽,成为永远脱不开身的保姆。
    生活难以自理,危害尚在其次,可以晚去十年再学;最让人担心并应引起全社会警觉的是,大、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持续下降。
    近年来,兰州、沈阳、上海、北京、广东、山东等全国各地报道大、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消息屡屡见诸报端,其中以沈阳短短两天内发生两起大学生猝死及北京马拉松赛上一大学生猝死的事件为极端。越是将视线放宽,越是让人触目惊心。不用说现在得肥胖症的孩子越来越多,就是我们身边看似正常的孩子,也大多是手不能提,脚不能走。有一中学,初一的学生上体育课测试800米跑,一组10个人就有6个人跑吐了,且成绩都离达标甚远。“800米尚且如此,3000米还不得跑死?”面对这一看似戏谑,实则残酷的质询,体育老师只是尴尬地苦笑。责任委实不在体育老师。学校为了抓学习成绩,时常把体育课占去,更不用说别的时间。可以这样说,现在的中、小学里,学生既不跑早操,也没有下午的课外活动的,已占绝大多数,课间操被挤占也习以为常;每天从早到晚十二、三节课排得满满;上学和放学不用走路,非乘车即由家长接送。总之,学生已经成为坐在教室里学习的机器,一切由教师喊口令。更无道理可言的是,学生连课间十分钟的休息和方便的时间也得不到保障,不是上节课的老师拖堂,就是下节课的老师占用。回家后还有做到深夜也做不完的家庭作业……于是乎我们看到了结果,这就是教育部公布的: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已连续19年呈持续下降趋势。这个数据有点概念化。形象而具体的一个数据是:我国大学生近视率70%;高中生近视率50%(据中央电视台)。
    如此高的近视率,细想起来令人感到恐怖。毋庸讳言,这是一项无可争议的世界之最。可一个民族要延续(且不用说复兴),是需要物质载体的,这就是活生生的人,健康的人。中国人的哲学讲究天人合一。我们没想到,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天道和中国人的和合之间,竟然需要架上两片玻离片。人是进化的,因为作为优良物种人要适应自然的变化。进化又是遗传的。正因为如此,现在的孩子一下生身上没有毛,却需要穿衣裳。我们有理由担心,也许用不了一百年,中国的孩子一下生就须要从产房领上一付近视镜,就象穿衣裳一样。我们不知道到那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实现了还是没有?



智育方面又是如何?
    在“21世纪的计算”国际学术会议上,杨振宁教授对清华大学的本科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我认为,清华大学的本科教育是世界一流的,清华本科生的平均程度比哈佛高”。许多人听了都沾沾自喜,我却兴奋不起来,反而觉得杨教授这番盛赞言辞里面,自有批评之意蕴含着。既然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比美国学生扎实,中国的本科教育比美国搞得好,可为什么我国高等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并没有象哈佛大学及麻省理工、加州理工以及巴黎高师等等大学那样人才辈出,为什么没有培养出多少顶尖的高层次人才?为什么拥有扎实基础知识的学生走出校门后,并没有将书本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创造才能,清华为何没能像哈佛那样培养出众星如云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如果知识不能转化为才能,拥有扎实基础知识的学生不能成为创造性高层次人才,扎实的基础知识价值何在,一流本科的教育又有何意义?
    要回答上述问题,也许回到中、小学教育的现况更容易理解。众所周知,不提倡创造性,不提供创造性思维环境,只是死输硬灌的超强度、超时限的近乎惨忍的教学方式,充斥着全国各个教学角落。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本应从小就有的发现和探索的天性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压制、抹杀。十年寒窗的结果,使学生思想上暮气沉沉,心理上畏首畏尾,思维品质定向、单一,毫无发散性。长期积习的结果就是对教师的依赖。从踏入小学校门的那一天起,学生就在一天天地丧失着在学习上“探险”的天性,而一天天愈益成为教师所布置的大量作业的“操作工”。对于这样的源源不断的生源,又如何期望他们将来成大材?就以最简单易学的语文教学为例,本来应该是工具性的学习,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却搞得正好相反,完全变成为目的性学习。古人说“开卷有益”,但放着大量的中外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浏览,只能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反复折腾那几十篇课文,学而生厌,学而生涩。长期而往,学生缺少了起码的人文知识和社会知识(没有时间融入社会,观察社会,思考社会;没有时间自由地思考大自然),又如何产生出丰富的想像力和通畅的表达能力?
    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还是在于现行教育体制,且其前期成果之一就是已经造就了一大批先天残疾的中、小学的中青年教师,他们已经没有富于创造性的课堂评讲,他们的知识面极窄。他们作文课是这样布置:小学,每周从《小学生作文选》里抄背一篇400字作文;初中,每周从《中学生作文选》里抄录三篇600字作文。他们讲授不了诗词,他们欣赏不了散文。他们的本事就是领着学生折腾那几十篇课文,并且能让学生得高分,因为他们有法宝:让学生一遍遍、一本本地做《同步训练》——别人的“劳动”成果,用来训练书呆子的工具,用起来多么省心,对学生又是何其残忍。
    回眸历史,让人伤心。大约一个世纪前,虽是中国走向近代化教育的开端,但我们却拥有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大师,鲁迅、叶圣陶、许地山、老舍……比比皆是。我们可以想像,他们在给学生上课时,一定是恣意汪洋,知识满堂,原因是他们首先是国学的行家、大师……
    曾有人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提出这样建议:一、大量补充背诵古诗文及优秀典籍;二、减少(或去掉)占时太多的重复性抄写作业。
    但愿望是实现不了的,就有如四肢残疾的教练,又如何能在运动场上为运动员助跑呢?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其主力者正好是二十多年应试教育的产儿,他们就这些本事了——做习题册!他们就是靠做习题册长大的,这是基因,并将以基因所固有的顽固,遗传下去。
    其他科目的学习,方式与上相似,残酷却更有过之。



德育就乐观么?
    看这样一个例子。中科大少年班大四的一个19岁女生被学校开除,原因是她冒充同学发送电子邮件顶替出国做研究生的名额。
    再看这样一个例子,某省一成绩优秀的中学男生,因不满母亲在他学习问题上的絮叨而举斧杀母。
    类似的例子近年来多有报道,且渐呈增加趋势。让人惊心的是,这类案例中的涉案人多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往往因为学习成绩不能拔到顶尖,或者因为生活不能如己所愿即导引出各类人生悲剧。套改一句歌词:“都是学习惹的祸!”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学习,究竟有何意义?
还记得几年前媒体对中日中学生联合夏令营的报道,无论是从乱扔水果皮,还是从抢占共有资源,处处都显露着中国学生“以我为中心”的自私、低能(指自理能力)和缺少公德意识。
    不论是从个例上还是从宏观上观察,我们的德育是有极大缺陷的。“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实际状况不仅毫无改观,反而愈益恶劣。若真是素质教育,起码应使学生在生理上(身体上)和心理上都得到素质的提高。我们的教育做到了吗?
    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教育事业中的德育在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已弱化到了极点。“学习不好,还不如回家当小姐”(此处贬义),这是一名中学教师怒极而言时,喝斥班上成绩差的一女生的话。媒体上都在谴责这位教师。但就是没有人想一下,为什么这位教师会喊出这样的话。而悖论的是,学习好就一定不会当小姐了吗?就万事大吉了吗?就会成为社会栋梁了吗?马加爵学习好,但马加爵杀死了同室的四个同学。没有道德认识,没有道德情感,没有道德意志,没有道德行为已成为当前我们德育教育的真实状况。这是极危险的信号。
    造成这种危险状况有社会转型等多种原因。但教育体制之弊也是直接原因之一。学生已经成了学习的机器。也许更甚。机器还有维修和保养的机会和时间。但学生没有。即使有德育修养超拔的教师,却没有时间、没有机缘来实施德育教育。孔子对弟子的要求是“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而我们的学生哪有“余力”?除了“学文”,还是“学文”,恶性竞争的结果,造成学生自私、偏执、缺少理性的普遍现象;而教育或教化的良性效果却恰恰是应该培养学生沉着、冷静、善于思考的好品格。
    十多年前,杨振宁教授写了一篇纪念物理学家邓稼先的文章,看过这篇文章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作为世界顶尖级的科学家,所表达出的博大深厚的人文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怀,给人心灵的振动是巨大的。我相信这一定是良好教育的结果。
《学记》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但我们的教育却在走向死胡同。因为没有实践的机会,没有锻炼的陶冶,懂得劳动伟大的道理却好逸恶劳,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口中念叨“爱美之心人皆有”,生活中却没有健康的情操和修养,缺少高品位的鉴美眼光,还有比这更可怕的吗?
    卢梭说:“教育应当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这是有道理的。作为教育指导思想的是,我们不能把教育或培养学生的过程转变为教师和教师、学校和学校、地区和地区在学生分数上的恶性较量和竞争。
    本文题目也应郑重加上两个字:一个副词“不”,一个动词“应”,变为——《教育,不应以戕害为代价》。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2022年12月热点素材
    2022年基础教育十大热点
    世界六大最著名的教育方法
    为啥每门课都开发跨学科主题…
    河南义务教育学科课堂教学要…
    大语文教育
    杨绛:什么是好的教育
    2014新闻奖作品差错56例
    容易读错的168个字
    100个容易读错的中国地名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河南安阳  刘海强 版权归 读写吧 豫ICP备190046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