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做真人,办真事,学真语文——安阳市北关区中学语文  [admin  2022-10-18]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读写吧 >> 佳作欣赏 >> 精美散文 >> 正文
  报刊文摘•哲理短文精选         ★★★ 【字体:
报刊文摘•哲理短文精选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21601    更新时间:2011-11-29    
在海洋世界里,有许多弱小的鱼,由于身体具备某些特殊的器官,总能以小胜大,使一些大鱼甘拜下风。

形如鳗鱼的七鳃鳗,其吸盘状的口内长满了角质齿,它能吸附在大鱼身上,将大鱼皮肤咬个洞,然后吸大鱼的血,并分泌出一种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大鱼由于失血过多,不久便死亡了。

在海洋世界里的350多种鲨鱼中,有一种体型很小的鲨鱼,它身长只有40厘米,但牙齿却很厉害。这种小鲨鱼极其凶猛,甚至敢于向体重达七八百公斤的大鲨鱼发动进攻,它能咬破大鲨鱼的皮肤,进入体内使其致死。生活在海洋中的电鳐,身体虽小,却能把处在它形成的电场中的大鱼击伤。

人们在海洋里还发现一种头上长着两只尖角的鱼,它的嗅觉特别灵敏,能闻到几千米以外的血腥味。当它被大鱼吞食后,它也毫不在乎,待进到大鱼腹中后,它就用又硬又尖的双角钻破鱼腹,转眼之间便可从大鱼肚子里钻出,逃之夭夭,而那条大鱼却慢慢死去。在红海,人们发现了一种扁平的小鱼———豹鳎,它能分泌一种乳白色的毒液。这种毒液只需一小滴,就能使大鲨鱼瘫痪。

 摘自6月18日《中国海洋报》

 

 

 

老师离开黑板,抖了抖手上的粉笔灰说:“现在请大家作笔记:平行的两条直线,任意加以延长,永不相交。”学生们低下头在本子上写着。

“西多罗夫,你为什么不记呢 ”“为什么它们不会相交 ”“为什么 我不是已经讲过,因为它们是平行的呀。”“那么,要是把它们延长到一公里,也不会相交吗 ”“当然啦。”“要是延长到五千公里,它们就会相交了吧 ”“不会的。”“有人试验过吗 ”“这道理本来就很清楚,用不着试验,因为这是一条公理。谢苗诺夫,你说说,什么叫公理 ”一个戴着眼镜,态度认真的男孩子从旁边位子上站起来答道:“公理就是不需要证明的真理。”“对,谢苗诺夫,”老师说,“坐下吧……现在你明白了吗 ”

“那么,不论什么定理都可以叫做公理,就也都用不着加以证明了 ”“不是任何一条定理都可以叫做公理。”“那为什么这一条定理就可以叫做公理呢 ”“咳,你多固执啊……因为这是欧几里得说的。”“要是他说错了呢 ”“你大概以为欧几里得比你还要蠢吧 ”“不,我并不这样认为。”“那为什么你还要强辩呢 ”“我没有强辩,我只是在想,为什么两条平行直线不能相交 ”“因为它们不会相交,也不可能相交。整个几何学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这么说,只要两条平行直线一相交,整个几何学就不能成立了 ”“那当然,但它们终究不会相交……你瞧,我在黑板上画给你看……怎么样,相交了没有 ”“暂时没有。”“好,你再看,我在墙上接着画……相交了没有 ”“没有。”“你还要怎样呢 ”“要是再延长,延长到墙的背面去呢 ”“现在我全明白了,你简直是个无赖,你心里很明白,但就是存心要跟我扯皮。”“可我确实不懂嘛。”“嗯,好吧,你不相信欧几里得,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但我,你总该知道,总该相信吧我对你说,它们是不会相交的……喂,你怎么不说话了呢 ”“我在想。”“西多罗夫,那就这么办吧:要么你立刻承认它们不会相交,要么我把你撵出教室,怎么样 ”“我实在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西多罗夫哽咽着说。“出去,”老师喊了起来,“收拾你的书包见你的父母去吧。”

西多罗夫收拾起书包,抽泣着走出教室。

大家默默地坐着,然后老师站起来又走近了黑板。“好吧,同学们,我们继续上课,请你们再记下一条公理,两点间只能画一条直线。”

摘自《小说鉴赏集》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库尔良茨基·海特陈印泉译

 

 

元杂剧何以兴盛有新说

自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余则谓元初之废科目,却为杂剧发达之因。”一论之出,迄今论戏曲者无不因之,以为元初由于未行科举,致文章之士无进身之阶,遂以作杂剧为寄托,乃兴杂剧之盛。

《社会科学报》6月20日刊登钱世明的文章说,汉人作赋,唐人重诗,宋人填词,元人写剧,今人造小说,不过一时代推崇一文体罢了。与科举何干以剧而论,明、清传奇、昆曲大盛,而明、清未废科举。一时代之文士好一时代之文体,此文体自然昌达。

文章认为,元杂剧所以盛于彼时,根本原因在于:元初是各族大聚萃之时,儒、释、道、伊斯兰诸文化共存,思想大开放,无拘禁;中原经济发展、恢复,市民生活稳定,故通俗之杂剧甫得广泛播传。杂剧倘无市民阶层之支持,决活不了。市民生活倘处衣食无着境地,亦绝无饿着肚子去听戏的道理。杂剧成为广大百姓娱乐之具,其不兴何待。杂剧之兴,倒是足以证明元初社会经济、思想之繁荣、解放。

至于元杂剧作者,实非大儒,不能为官,不能治学,遂逞笔墨于杂剧,当“作家”了。于中国文学史上,实为“专业作家”之滥觞也

 

 

可怕的习惯

和朋友一起上街,顺便到一个杂志亭买一本杂志。身上没带零钱,就将一张50元递了进去。不一会,一堆零钱带着愤怒的情绪啪的一声扔到我面前。我若无其事地将零钱收起来。朋友说:他这样做是对人的不尊重。我说:我早已习惯了。

确实习惯了———对恶劣的服务态度不生气,不争辩,不拒绝,听之任之,逆来顺受。

忽然觉得这习惯很可怕,原来你的不被尊重是你的不要求造成的。结果,你习惯了,别人也习惯了。

更可怕的是:我竟然为没带零钱羞愧。

摘自6月23日《广州日报》,作者袁利霞

 

 

爱抱怨是对自己不满

这样的人总是不顺心。他们一开电脑就死机,一开车就被警察罚款,一提意见就被驳回。他们是最易被小商贩欺骗的那一个,作弊惟一被抓住的倒霉鬼。

是不是其他人都比他幸运当然不是。所有人面对的问题是同样的,只不过有些人过于关注生活中消极的一面,并把它放大,仿佛在显微镜下生活。

紧张易怒的情绪体现了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对于爱发牢骚的人来说,这种不安全感源于对自己深刻的不满意。这种感觉有可能来自于家庭。如果在自我认知形成的青少年时期,一个人经常得到来自家庭的负面评价、挑剔,或父母经常与亲友孩子攀比,久而久之,他也会延续这种思维定势,对自己不满意,总对自己及周围环境提出苛刻要求。

久而久之,抱怨成了习惯,就算他并不真的讨厌某人某事,也要数落个没完。到了这个地步,他就很难看到自身优势的一面,认识自身的资源。

这样的人遇到最大的麻烦来自于人际关系。由于容易出口伤人和沟通不畅,很难与人建立积极的、有效的人际环境。人们会对这样的人敬而远之。在单位,上司为了避免麻烦,可能不敢委之以重要工作,他也许因此失去很多机会。

摘自6月20日《中国青年报》作者冯王月

 

 

表演自己的失败

一次文艺晚会中有这么一个节目:四个“马三立”登台表演,看谁最像喜剧艺术家马三立。观众评议的结果:最先表演的最年轻的小伙子最像马三立,而表演在最后的真正的马三立,观众说他最不像马三立。无独有偶,世界卓越电影艺术家、喜剧大师卓别林也遇到类似情况:一次卓别林来到一座小城,恰巧碰上小城举行模仿卓别林大赛,他便化名参加大赛。可是比赛结果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只得了个第六名。

其实名家们演不好自己,真正的原因在于:首先是观众印象中的马三立和卓别林已和生活中的他们拉开了距离,已是艺术化的产物,表演马三立和卓别林的选手是把艺术化的产物加以强化,不是生活中的名人。第二是马三立、卓别林曾很好地研究过他们要演的人,但并没有也不可能会去想如何演自己,所以他们很难演好自己。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个人要去表演自己就越容易失去自己。

彭加华摘自6月1日《中国财经报》作者袁小虎

 

 

 << 上一页  [21] [22] [23]  下一页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若人生只如初见
    一片荒芜,花开一片
    秋风习习,秋意凉
    我依然爱您
    感动
    遗落在钢笔里的忧伤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河南安阳  刘海强 版权归 读写吧 豫ICP备190046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