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网站首页 | 佳作欣赏 | 写作园地 | 古文译注 | 花季青春 | 演讲口才 | 知识百科 | 刘言非语 | 班级教学 | 备课资源 | 公开课 | | ||
![]() |
||
|
||
|
||||||||||||||
09《小石潭记》中考题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1474 更新时间:2011-10-25 ![]() |
||||||||||||||
1. 南京市(09江苏省)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②罅(xià):裂缝。③掉:摇动。 7.下列句中加点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D.似与游者相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疾趋,度石罅 必为有窃疾矣 D.山行之极观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B.或以钱币乞之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皆以美于徐公 9.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翻译: ▲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翻译: ▲ 10.以上诗文部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3分) 10.以上诗文部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3分) (1)《次北固山下》: (2)《小石潭记》: (3)《观第五泄记》: 11.根据诗文内容填写下表。(2分)
7.(2分)D 8.(2分)B 9.(4分)(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瀑布在 青色的石壁间飞泻,震撼着山谷。 (每句2分,意对即可) l0.(3分)(1)平(或:绿) (2)清 (3)伟(或:疾) (每处1分) 11.(2分)(1)思乡之情 (2)而犹不忍去 (每处1分) 2. 衢州市(09浙江省) (二)(12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唐代柳宗元《小石潭记》)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2)伐竹取道 伐: (3)佁然不动 佁然: (4)其岸势犬牙差互 差互: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心乐之 (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 (其: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 D、乃记之而去 (乃:于是,就)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0.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二)(12分) 17.(1)向西 (2)砍伐 (3)呆呆的样子 (4)参差不齐 18.A 19.(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0.孤独忧伤(凄凉) 3. 上海市(09)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上文选自《小石潭记》,作者是____。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他的《____》(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 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9.柳宗元《江雪》、《捕蛇者说》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0.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 11.B 87舟山市(09年浙江省) (二)(10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伐竹取道 (2)佁然不动 (4)其岸势犬牙差互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心乐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因为) D.乃记之而去(于是,就)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斗折蛇行,明来可见。 20.文章第四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表现了怎样的心情?(2分) 17.(1)向西(2)砍伐 (3)呆呆的样子 (4)参差不齐 18.A 19.(1)(鱼儿)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快乐。(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0.写出了小石潭幽深泠寂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孤独忧伤(痛苦)的心情。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06中考《小石潭记》试题选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