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做真人,办真事,学真语文——安阳市北关区中学语文  [admin  2022-10-18]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读写吧 >> 班级教学 >> 教育网摘 >> 正文
  洪镇涛在河南省记叙类课文教学研讨会上的报告         ★★★ 【字体:
洪镇涛在河南省记叙类课文教学研讨会上的报告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省教研室    点击数:2282    更新时间:2009-03-30    

在河南省初中记叙类课文课堂教学研讨会上,洪镇涛先生作了精彩点评和专题报告。我省新野县新甸铺镇二初中的刘文庆校长对洪先生的报告作了录音,会后据录音作了整理。现将刘校长整理的洪先生报告的第一部分登载如下。

我也是一名教师,教了一辈子语文,我跟大家的区别就是我走的弯路要比大家多,犯的错误要比大家多,如果说,我对语文教学有点研究的话,那就是从走过的弯路、所犯的错误当中得到了一点经验和教训。我一辈子就是教书,不是一名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只不过是在实践当中,提炼一点体会,所以我这些东西,可能有局限性,普适性不强,但是有一点,我是第一线的,我说的一些体会,老师们可能会感到比较接近大家,可能感到亲近一些。我教一辈子语文,深感语文老师不好当,语文课不好教。语文课难教到什么地步呢?如果你教一堂语文课,别人都承认你这是一堂语文课,就不得了,这就是很高的评价。我这辈子教了很多语文课,我也没有数过,应该不少吧,应该是成千上万吧。但是我真诚坦率地跟大家说,恐怕大多数都不是语文课,特别是在我改革开放以前的课。语文课难教,难就难在这里。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搞了一百多年,是从1903年开始的吧,解放后也有半个世纪了,快60年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可以说始终还没有完全找到一条正确的途径,还没有把它的位置定好,这个问题就严重了。不是我在这里危言耸听,我作为一名老语文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而且,我很坦率地跟大家说,对于语文教学前景,我并不乐观,至少我认为在我这一代,恐怕还不可能见到语文教学的大好局面。这个话题有点沉重,调子有点低,但这是我真实的心情。今年春节,我打电话给钱梦龙先生拜年。我说:钱先生,5年前,你在武汉的全国中语会年会上发言,后来又发表文章为语文教学招魂,看来这个魂还没回来呢。他说,是呀,老实说我是对语文教学丧失信心了。他对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很不满意,他说改变当前这个现状非常艰难。他说,我到外面讲,我的一些观点也会得到与会老师的认同。但是,他们回去以后,不会照我说的办。倒不是说他们搞两面派,而是他们有实际的问题,实际的困难,不可能照我说的办。这就是当前的一个很尴尬的局面。所以我们目前探讨问题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可以说,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没走上正轨,对语文教学的认识,还没有统一。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搞这个活动,我的发言只能是一孔之见,一家之言。

对于一堂课,可以有不同的评价。有的可能是很好的课,会评的一无是处,有的可能是很差的课,但是评的却天花乱坠。去年10月份在杭州,召开了全国第九届中语会年会,各地推荐了几节公开课、展示课。这些课都是在各省市得了一等奖的课,但是大多数课上的很糟糕。糟糕到什么程度呢,一堂课下来,连课本都没有翻开,连读一遍就没有读,就是搞了些花花哨哨,五花八门,就是不读书。对这个现象,学术委员会的委员们都感到痛心。这么一个全国的会,展示的居然是这样的课,这恐怕不只是作课的老师在教学理念、课堂操作上有问题吧。他后面有多少导演呢?拿到全国去上的课,不是千锤百炼吗?一级导演、二级导演……不知多少级的导演,从教研组长开始,学校语文组来给他磨,县、市、省的教研员来给他指导,层层指导、层层过关,结果拿出来的是这种课,这个结果就比较严重了。这不是带偶然性的事,而是带有普遍性,反映了教学理念的严重问题。河南省召开这样大规模的研讨会,我想第一位的能不能在教学理念上我们得到一点共识,得到些提高,这是最重要的,不是简单的去评价一个老师。

我先评课,然后说开去,说一说语文教学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和一些体会。总印象,作课老师素质虽然有一些不一致,但总体上说都比较好,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大家都还没有脱离文章,没有出现杭州中语会的那种课,也还注意学习语言。再一点,都比较重视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有,都没有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当然也有些不足,有些共同性的东西。虽然没有脱离文本,还算不错,但是品味语言,除了极个别的出了一点彩,大多数都是浅层次的,都没有深入下去。表面性的东西在那里弄,没有真正深入到文本中去,没有深入到语言表达的层面上。再者,虽然都还重视了读,但我觉得一是读的不够多,二是读的不够到位。很少读的到位的。还有一点,有个别的课还偏离本体,也有花花哨哨的。

具体说,第一节,安阳的常老师的课《七子之歌》。我很佩服常老师,他很大胆,一节课教这么一篇课文,这里面有七首诗,而且还有一个前言,用文言写的,还相当的难懂。我看了这一节课,就问孟老师:他这一节课是教一首诗呢?还是教七首呢?孟老师说:我也不知道。昨天看了常老师这节课,唉,不简单,他居然一节课把七首诗都教下来了,很不容易,叫我,我是不敢这样教的。我想至少要用两节课,因为前言就很难懂。我想这样的课,不要勉强一节课作完,实事求是。常老师注意自己的角色定位。确实,教师是导演,是教练,注意调动学生合作、探究,提炼出读诗的--------三个环节,很好。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前言的东西,课堂上没有弄,表明学生理解了,已经预习了。我不主张这种预习法,尽量拿到课堂上来解决问题。如果他前面没有用一节课来处理这些内容的话,那就有点儿走过场了。七首诗中,老师示范了一首,带着学生去弄,其它呢?学生们分组,一组搞一首,一组中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一首,完一首,另一组又站起来说,又搞一首,这倒挺轻松的,但是我就有疑问:这到底落实了吗?全体学生是否都学会了这七首诗呢?这恐怕还是个问题,给人的感觉就是来也勿勿,去也勿勿。语言的味呀,情感体验呀,都好像不够,没有深入到诗里面去。学生情感的激发等,还谈不上,整节课给人的感觉是的。另外我感到课堂上都不背,这是个大问题,我主张要重视积累,七首诗一首也不背,教师也不要求。另外有一个问题,常老师要小心,你说这七子有六个都回来了,还有一个儿子-----台湾,还没有回来,还徘徊在祖国之外没有回归,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台湾早就回来了。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就回来了。这个说法会犯政治错误。台湾是被帝国主义占领着吗?不是,还是我们中国人在治理,只不过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台湾和大陆没统一,那不是说这个儿子没回归,还在外面流浪呢,瞎说吗!语文教师要小心呀,有时候,说话要出问题,要敏感。

第二节,《竹影》,宝丰的张老师作的。总体感受,张老师素质很好,力图体现语言课标的理念。比如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谈独特的体验,也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开头,教了生字以后,要大家浏览课文,写了哪些人,写了什么事,用自己话概括,这很好,一般一篇文章,先让学生整体感受,只可惜张老师只给了一分钟,这么长的一节课,一分钟怎么看得完呢?我看这篇2000字的文章,至少要看5分钟。课堂上要实事求是,不能走过场。由于学生对课文不熟,缺乏感受,下面的感受童趣,学生说自己的童年哪些事有趣、好玩,我觉得文本还没有深入进去,就谈什么自己的童趣,这就有点扯远了。你应该深入到作者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文本之中,脱离文本,脱离语言的所谓体验,也属于花样,是虚而不实的。我们现在有这个毛病,就是从课文中中取了一点意见,然后提炼出来,你去引申、发挥,去联系实际。所以有些课本不翻开就可以。今天这篇文章就是反映童趣的。好,我们大家就谈童趣就行了。这篇文章是写竹影的美,好,大家就开始谈美,你生活中哪些东西美呀,你接触过美没有呀,什么叫美呀,那话题多的很呢,谈起来就没边了。我觉得不好,这是当前一种时髦的做法,非常可怕的,我不太同意这个做法。所以这节课后面还让学生谈感受,没深入到文本中去。还布置作业,我也觉得脱离实际了---------收集有关竹影的名言、诗句、名画,你让孩子们花好多时间呀,哪里去收集呀?他收集吗?能落实吗?我想很难。所以咱们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要做给别人看。课还是要上得实一点,要钻进文本,在学习语言上下功夫。

我看了《竹影》一课,在深入文本上可以下点功夫。比如说整体感悟,我想可以提这个问题:本文写了作者儿时与小伙伴们在月下画竹影的往事,故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可分为哪几个层次?重点在哪里?让学生或朗读、或默读,课文要熟悉。简单说课文分三个层次,画竹影前,为画竹影做了铺垫;画竹影,讲画竹,是重点;画竹影之后。还有个问题:文中两次提到吴昌硕的画,为什么?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第一次提到吴昌硕的画,是在画竹影时联想到的。因为他们家里挂着吴昌硕的画,这是为后面的写埋下的伏笔。画完竹影,回到家里,他又看到吴昌硕的画,点明这时候的作者已经提高了欣赏中国画的水平,这恰是点睛之笔,可惜,我们的老师没有抓住。再如品味语言,我就品了几点:①“天空就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减弱这句话,能不能改为:天空的红光,渐渐减弱了。为什么?哦,原文用了比喻,把红光比做油灯,把红光渐渐减弱就具体化了,形象化了,这个比喻在这里用的好。还有画竹不是照真竹一样描,须经过选择和布置。选择布置位置换一下,改为布置选择,可以吗?让学生思考。当然不可以,先有选择,后有布置,没有选择,布置什么东西呀?有了东西才布置。还有,下面还有一句,画家选择竹的最好看的姿态,巧妙地布置在画上,然后成为竹的名画。这句话也是先说选择,后说布置,这就是文章的前后照应。再比如说世界上哪有红色的竹?这是反问句,若改为陈述句行吗?其实,世界上没有红色的竹,好吗?原文用反问名,肯定语气比陈述句更强,更加肯定。我到堂前……”的那段话,竹叶的方向、疏密、浓谈、肥瘦以及几何的形状,似乎更加有意义,表现为一种美的姿态活的神气。同学们这句话,我们改一改竹叶的浓淡、肥瘦、方向、疏密以及几何的形状,似乎更加有意义,表现为一种美的姿态活的神气。可以吗?不行,原文一个是跟上面父亲讲的话呼应的,父亲讲的就是这个顺序,这是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方向、疏密,属于整体布局,更加重要,画一幅画,整体布局是最重要的,这是首先考虑的。浓淡、肥瘦这是具体的,也重要,但是在其次。这是我头一天把课文看一下,觉得语言还可以品,就品出来了吧。

《我的母亲》油田乔老师上的,老师素质不错,也比较重视基础,在课堂上,注意示范,做些指点,比如:如何概括情节,老师做了示范,揣摩母亲的心理,老师做了示范,让学生自己操作。另外一个设计,转换角色,说出母亲的心理活动。这个问题设计的好,有创造性。另外,还注意指导朗读,可惜,读的不够充分,但总的来说比较实,毛病是读的少了些,因为整体感受的时间还是短了,有点走过场,语言品味还没有深入下去。拓展延伸,我一般是不太赞成,你妈妈给你最初印象是什么?这样问就摸不着边了。我觉得不要搞这个玩意儿。我们的语文课就是学表达,学语言。他自己有没有体会,他自己去体会,去联想。课堂上弄这些东西,那就糟了,没多大意思。我们是要靠文本本身去感染学生,而不是靠外加的一些东西去感染学生。所以播放歌曲,当然挺有意思呀,课堂上也蛮有味,听着也挺舒服的。但我不般不赞成这样做的。另外,布置作业,我也觉得有些脱离实际,我们上公开课也得实事求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不要为了显示我这多全面呀,读了就写,读写结合了,符合一条原则。问题是有没有必要,学生能否做到。作业也不一定要。另外,乔老师也没有重视积累,没有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这也是个缺陷。

这一课,我也备了一节。这是一篇新课文,以前不熟的。我也说说我的体会。我是四个栏目:感悟、品读、探究、积累。

感悟。本文写了母亲哪四个片段?每个片段侧重表现什么?在我的心目中,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同学们概括一下。我觉得四个片段还是有偏重的,但总体来说,都是写母亲对我的爱,我对母亲的感激。第一个片段,写母亲抱我到客厅看灯。那么,这是母亲对我的爱。我的感受:感觉到她活泼的、欢愉的、柔和的青春的美。在我心目中,母亲是美丽的。第二个片段,是母亲讲小说中的故事,写出母亲情感的丰富,讲的故事能够感动人。给我的印象,母亲是多么善良。第三个片段,是我背书时候挨打。母亲陪着我哭,但是还要说打的好。这是深刻体现出母亲那种特殊的母爱。第四个片段,写母亲灯下为我做鞋。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母亲勤劳。当然归纳起来,都是写母亲对我的爱,那么总体印象是:母亲是一位美丽、善良、勤劳、对我充满着爱的好母亲。我们老师在整体感悟上,好像没把握住。

品味。再深入到语言中去品味语言,有许多地方是值得一品的。比如: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我出的题是:删去”“两个字,对表达有何影响?其实,流露出作者那种惋惜,感慨之情,觉得母亲死得太早了。这不经易的两个字,流露出作者那种情感。所以不能删去。教师引导学生去品味这些句子,体会到遣词造句的精妙,让他们慢慢去品,语文能力就提高了。还有,文中写母亲抱着我走来走去,巡阅着,作者用了巡阅一词,什么叫巡阅,过去当官的或是皇上到各地视察叫巡阅。一个小孩子,怎么叫巡阅呢?改为观看,不是更好吗?作者用巡阅肯定有他的用意,巡阅也表明是到处看,看的比较仔细,巡阅一般用在官员身上,他在这里用巡阅,我觉得是表现母亲背着自己的儿子到处走一走,看一看,流露出一种自豪的心情,母亲很得意,年轻的母亲,背着自己的孩子到处走一走,所以作者用巡阅一词,再比如有的地方,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循循善诱的良师。这里用的是一个假设句,是作者推想的事情,并不是真的。怎么就用必可呢?这不过于肯定了吗?如果改为可能,不是更妥贴些吗?邹韬奋也是一位语言大师,他为什么要用必可呢?我觉得这个词,表现了我对母亲潜在才能的确认无疑,也表达我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还有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清算一词用的对吗?过去阶级斗争的年代,经常用清算一词,清算某某反革命的罪行,用在这里合适吗?作者有意用清算一词,就表明父亲对我的严厉之至。

探究问题:如母亲看到我背书而受到责打,她一边忍气吞声,一边又说打的好’”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让学生去揣摩母亲当时复杂的一种心理。

积累:至少可以让学生熟读或背诵一段话。昨天六节课都不积累,是不对的,等于孩子们每天没有吃东西,面黄肌瘦,没有营养。我们现在的课堂就是七分析、八分析,七讨论、八讨论,就是没东西。今天我上语文课,端出来一盘好菜,清蒸武昌鱼,湖北的一道名菜,还有许多文化信息,伟大领袖毛泽东还写了一首诗咏它,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你们今天看到的就是主席称赞的这道名菜,怎么样?香不香?然后怎么办?端走了。第二天,我又端一道,讲的头头是道,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最后怎样?端走了。全国八大菜系,美味佳肴,孩子们见的不少,就是基本上没吃一点儿,甚至连尝都没尝过,就这么个局面。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学了八年语文课,毕业了,见了无数道美味佳肴,我们选的可都是名家名篇,就是没有吃过,或者,有些老师比较开明,给他尝了一点点,你说这个孩子哪有营养,最糊涂的妈妈也懂得这个道理,不给孩子吃东西,他怎么能够长身体呢?最实在的是,先把东西吃进去呀,我不懂没关系呀。我说不出清蒸武昌鱼是怎么做的,我吃了,我吸收了,消化了,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这是第一位的。老师们,你们的语文课上的呱呱叫,天花乱坠,就是不让孩子们有点收获,有积累,这对吗?这样做好吗?多么简单的道理。现在有些老师让孩子们背课后作业答案,背词语解释,就是不背名家名篇,好词佳名句,优美的诗词。荒唐!这些恐怕是在理念上的失误。

第四节,《永久的悔》,新乡的贾老师。贾老师先让学生阅读全文 ,给的时间比较充分,朗读课文,整体感受,做的比较好。后面呢,就出了一道题,母亲的体现在哪里?要同学们细读课文,画出句子,做批注,放手让学生自学。这个做法也是可取的。但是后面没有甩出比较大的问题,就很琐碎了。同学们选一句,这是什么地方的苦?结果搞了一个什么地位苦”“心里苦一共搞了六个苦。老师其实受限制了,实际上也给学生一个套子,让学生往里钻,一定要说出什么苦这个模式,这就很难了。老师后来概括:家境苦、地位苦、人劳苦、吃的苦、愁闷苦、心里苦。这些苦,实际概念是交叉的,不准确的。她家境苦,自然就吃的苦,心里当然也苦,当然也愁闷了。不要随便这样概括。有一个问题问的好:文章为什么大量写我的吃?另外重点句子,段落读的比较充分。那个什么什么苦,就有点琐碎,有点逼问的倾向。困此课堂就显得有些沉闷。其实全文的重点不是在上,应该是在字上。

我说说我备的这节课。一,感悟。本文的题目是永久的悔,作者写他永久的悔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应该说是很普通的事,为什么强调作者永久的悔呢?这个问题可以把学生引向文本,去阅读全文,去整体感受,而且把握主旨。我觉得有两点原因,母亲一生过着极端贫苦的生活。如果作者不离开,母亲不会到这样一个地步。第二,我从小就离开母亲,与母亲长期分离。家境贫困,加上儿子远离,她好像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如果我在她身边,也不至于这样吧,所以就成了作者永久的悔。 二,品味。也要和读结合起来。本文从第二段开始,开门见山不是更为简洁吗?删去第一段不是更好吗?第一段是为第二段做铺垫。她家是在另一庄上,离我们庄五里路,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走过的最长的距离。母亲走的最长的只有五里路吗?因为母亲走的这五里路,就是从婆家到娘家,这就决定她一生的命运,当然是她一生走的最长的路,不是实际的、具体的。特别有一点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回忆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一辈子也从来没有笑过。既然说难解,又说易解,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难解的:母亲这一辈子好像从来就没有笑过,但这是不可能的,哪有一个人一辈子好像从来就没有笑过;易解在哪里呢?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怎么能笑得起来呢?所以说易解。这看起来,是矛盾的,但这里统一在对母亲的理解上,就不矛盾了。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呀!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来,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自己的儿子不就是我吗?这个儿子也是我,这话是不是有点儿啰嗦呀,直接改成行吗?谈一谈哪一个更好,为什么?其实用自己的儿子”“这个儿子使全文都站在母亲的角度写的,是作者对母亲内心世界的描写,作者流露的自悔、自责的心情,就更为浓烈。三,探究。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那作者是不是主张不要出去学习,不要出去工作,成天守在母亲身边呢?这是个问题,让学生体会。作者在这里只是强调自己永远的悔,这与作者的经历有关。

第五节,《孤独之旅》,商丘聂智老师。这么一篇小说,篇幅也相当长,我也发怵。这么长一节课,老师怎么教呢?因为这节课我没有备,前一天我没拿到这篇课文,时间又不够。我没有备,也不知该怎么教,这位老师很巧妙,他的切入点非常好,同学们看一看,这个有几句话?这个切入点太巧妙了。四句话。而这四句话,联系它的背景,就完全可以表现出的成长过程,的变化发展过程。这个切入点,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很有创意。否则没有抓手,不知道该怎么办。一般地,老师说同学们,你看文章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大意是什么?那就很平庸了。另外,老师读的好,范读的很好,很重视示范,许多地方加以提示。如还是分头去找吧这一句,改为问句,改为感叹名好不好,叫学生去品味,做的非常好。这也是我一贯主张的做法。这节课是我昨天听的六节课中比较成功的一节课。要说不够呢,我觉得他把这四句话实实在在去弄就好了。它又分出一个赏析细节。其实,杜小康的四句话,不能孤立地就四句话,你就把这细节描写与它连起来,还要补一句,每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不都连起来了。我后来看课文,那基本都带起来,除了第一句短一点,后面相当大的篇幅都是为这一句话做铺垫。昨天聂老师做的很不错,第一句和第二句即使差不多,一样的,但是得区别开来,仅从句子本身来区别,那么背景好好的弄出来,你把赏析细节跟这四句话结合起来,不要分割开,又搞一个环节--------赏析细节,那样就显得集中,显得有力。这一分散,就有点浅尝辄止的味道。另外,读的还是不够,还是分头去找吧,这个读的比较好,但是后面的都是惊叹号的那句,没有读出味,老师也没有示范。如果你紧紧就抓住这四句话,把那些细节赏析都融合在这里面,这节课给大家的印象就深多了,而且很出彩,真是有点儿遗憾。叶老师还有个优点,他没有像其他老师,另外搞一个拓展延伸,他不搞,他紧紧扣住文本,最后讨论什么使杜小康成长?最后结论就是:孤独之旅就是成长之旅。这句话点睛,很好。但有的人听课,说这节课有很大的缺陷,说它没有拓展延伸。他也没有布置那些完不成的作业------你也写一写你的孤独之旅好不好呢?这要命呢,要孩子的命。他没有搞,聪明。那些做给听课老师看的东西,其实也是落实不了的东西。他不搞花架子。

第六节,《我的叔叔于勒》,焦作的谢老师上的。这是一篇老课文,这节课,老师比较重视基础,抓情节,抓形象,符合小说阅读要求。可是没有抓语言,没有深进去。也注要让学生默读课文,感受文本,但是读课文时间少了一点,有四分钟吧,太少了。我想这篇小说至少要十分钟才能浏览完。再者,片段练习,我觉得不太妥当,因为你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想像,他遇到一个百万富翁,现在问题是他遇到这个卖牡蛎的这样一个人,叫花子式的人物。文本本身你没有深入进去,另外再节外生枝,又搞一个不存在的,什么遇见一个百万富翁,学生说的也不伦不类,时间给的又短。学生弄了两句话,老师来读了一下,没意思,这个时间花的很冤枉。另外,课外阅读布置了三大作家作品:欧·享利、契诃夫、莫泊桑,那得花多少时间去读呀,孩子们还要不要上别的课呀,这都要从实际去考虑。谢老师那节课,课后读曹文轩的《草房子》,这是自然的吧?他没有做,没有要求。但谢老师要求学生因为学习一篇《我的叔叔于勒》,课后就要读欧·享利、契诃夫、莫泊桑的。这孩子他倒是收获很大,他要是多上几节这样的语文课,他把名著都读完了。但做不到。还是要实事求进。另外,我不太赞成那种填空式的赏析。文中第几段中  运用了    描写,生动传神的刻画菲利普夫妇    的心情和性格特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看是启发了学生,实际上完全是给学生下套子。不要搞这种东西,没有意思,这会叫学生去猜老师的意思,这种填空式的训练,最好不搞。

这次,孟老师命令我说真话,我牢牢地记住她的命令,一定说真话,不说假话。上面讲的不一定对,但这一点可以保证,我没有违背孟老师的要求,我讲的是真话。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研修名单
    语文课堂教学实录选集
    课标必背古诗词全文及练习
    保护孩子: 不是每个角落裹
    人格正常发展比潜能开发重要
    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男孩危机”正在校园慢慢延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河南安阳  刘海强 版权归 读写吧 豫ICP备190046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