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网站首页 | 佳作欣赏 | 写作园地 | 古文译注 | 花季青春 | 演讲口才 | 知识百科 | 刘言非语 | 班级教学 | 备课资源 | 公开课 | | ||
![]() |
||
|
||
|
|||||
2006十大语文差错榜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引用 点击数:1550 更新时间:2008-11-21 ![]() |
|||||
1.将“像”错为“象”,这在电视字幕中出现最多 2.将丙戌年的“戌”字,错成“戍”字,这在大量的台历、挂历中出现 3.将神舟六号的“舟”字,错成“州”字,众多报纸杂志和电视写错 4.“即”字与“既”字用错,图书出版物中出现不少这样的混淆 5.街头招牌中常见的繁体字错误是:美發。滥用繁体字不合用字规范;即使用繁体字,“美髮”也不能写作“美發” 6.在常用文体中,将“启事”写成“启示” 7.新疆“哈密瓜”因地名而得名,但商店招牌中,将“密”字错为“蜜”字8.寄信时在信封上将“收”字用括号括起来是错的,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 9.圆明园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毁的,但在众多的地方将其错称为“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10.孟子的“食色,性也”,常被人引为孔子的名言 相关新闻 语言文字运用上荧屏差错率最高 又讯(记者郝洪捷)另据《咬文嚼字》编辑部宣布,“请给荧屏亮分”活动于昨日结束。该活动为时一年,有10万多名观众参与,找出2万多条差错。与图书、杂志、报纸相比,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荧屏差错率最高。 这次被检查的有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重庆卫视、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等12家电视台。主办方将一家电视台一个月的节目,全部录像刻盘。对观众指认的差错,复看原节目进行核实,并聘请语文专家进行核定,最后选择主要的差错反馈给相关电视台。 经过专家审核,观众指认的2万多条差错,有3551条确认无疑。由此推算,12家电视台在一个月中出现的差错,近300条之多。 这些差错主要为语音差错、文字差错、词语差错、文史差错等。如中央电视台《幸运52》中,主持人将白居易诗“曲终收拨当心画”的“拨”字,念成“拔”字,将“豆蔻年华”解释为“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等等。 不容忽视的是,电视剧及电视广告中的差错,占了荧屏差错的2/3。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汉字笔顺的规范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神奇的文字 常用词语易错语素归类 标点符号用法表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集锦 饭吃七成饱每天锻炼三十分钟 2009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吐蕃”的“蕃”怎么读? “凹”字读ao还是wa?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