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做真人,办真事,学真语文——安阳市北关区中学语文  [admin  2022-10-18]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读写吧 >> 班级教学 >> 教案 >> 苏教七下 >> 正文
  记叙文阅读技能         ★★★ 【字体:
记叙文阅读技能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2377    更新时间:2011-06-01    

阅读之二——记叙文阅读之二:

结构的分析与理解

在整体感知文章后,我们还有必要对作者是如何选取与组织材料的进行分析。这就是文章的结构问题。

【重点考点】

尽管目前很少有直接考查分析文章结构的问题,但弄清了文章的结构,就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特色。对于记叙文结构的分析与理解,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即线索与顺序、过渡与照应、层次与思路、材料与详略。

〖线索与顺序〗

一.       记叙文的线索安排

  一堆散乱的珍珠,只有用彩线串起来,才能成为珍贵的艺术品。同样,生活的珍珠也需要思想的红线来连接,才能形成条理清楚的文章。这根思想的红线便是线索。

    线索主要是指贯穿在整篇文章中的情节脉络,以及作者表现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

阅读以叙事为主的文章,可以把握事线或物线;阅读抒情性较强的文章,要注意把握文章的感情脉络。

线索的类型及其在具体文章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常常把只有一条线索的文章,称为单线;把两条或两条以上线索的文章,称为复线。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线索的文章中,主要的线索一般只有一条,叫做主线,其余叫副线。还有明线和暗线之分,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明线是以时间和空间的变换为线索:东京——仙台——离开仙台;暗线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如何寻找线索:1.文章的标题。

              2.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

              3.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4.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5.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记叙文的线索有多种形式,主要有: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全文紧扣某一中心事件来组织材料,围绕这一事件展开情节。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全文以寻找和运送特效药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来逐步展开,通过找药送药联系起多方面材料,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以某一实物为线索。

    全文紧扣某一实物,逐层深入。如《这不是一颗流星》,文章以熊皮手套为线索,由儿子观看熊杂技时希望熊死而有熊皮为阿婆做熊皮手套,引出阿婆对儿子的关心以及儿子对阿婆的怀念,表现出儿子对阿婆的深厚感情。

以某句话、某种行动为线索。

 文章以一个人物的一句个性化的话语或典型性的行动来串联材料,构成有机整体。如《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文,以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为线索,连起吴吉昌为了完成总理嘱托而遭受的种种折磨,显示了吴吉昌同志忠于党,献身科学,而又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精神。

5以人物为线索。有的记叙文,按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生历程的见闻来组织材料,把人物作为文章的线索。

6以时间为线索。有的文章是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时间就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7以地点为线索。有的文章是以地点的转换来安排层次的,地点就是叙事的线索。如《小橘灯》按地点的转换全文可分为四部分:叙述乡公所楼上发生的事;叙述小姑娘家的情形;叙述回寓所后的交谈;交代离村后的情形。文章以地点为线索,内容显得井然有序,层次分明。

8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有一些散文没有中心事件和具体的故事情节,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发展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这一类就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记叙的线索。

 此外:以人物行踪为线索,如《七根火柴》;以人物的见闻为线索,如《孔乙己》;以作者的认识发展为线索;另外还有明线与暗线交织发展,如《智取生辰纲》。

〖典型例题〗

吃亏就是占便宜

  有谁愿意吃亏吗?反正我不愿意。可奶奶却总说:吃亏就是占便宜,你以后就明白了。

  (一)

  那年,我五岁,与小朋友争执被抓破了胳膊。我发现自从我听了奶奶的话,甘心于吃亏以后,那个小朋友愈发地喜欢欺负人了。我丝毫没有占到便宜的感觉。

  那年,我十岁,上小学,老师见我长得魁梧,就让我义务为大家领早餐。每天很早到校,拎着沉重的餐筒从一楼爬到四楼,看着其他同学整齐地坐在板凳上静候早餐,我又有了一种吃亏的感觉。

那年,我十五岁,马上要参加中考了。我的一个好哥儿们求我帮他补习一下数学。我自己都管不了自己了,还能再管他?可毕竟是好哥儿们,我把已到嘴边的回绝又咽了下去。为什么净是些吃亏的事,连半点便宜都沾不着?

(二)

  后来,那个欺负人的坏小子恶习难改,长大些后,进了少管所,而我则吃着亏安安分分地长成了大人们眼中的好孩子。

  后来,评选三好学生的时候,我因为热心为班集体服务而高票当选。

  后来,我和我的好哥儿们都考上了重点高中,而我的数学成绩竟出奇地好。

  (三)

  当我在受用大人们的夸奖时,我想到正是我甘于吃亏,才性格温和,有了好人缘。

  当我戴着红花领取三好学生证书时,我明白正是我甘于吃亏,才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培养了自己的品格,才赢得了这么多赞许和荣誉。

  当我在榜单上找到我名字的时候,我发现正是我甘于吃亏给哥儿们补习,才巩固了我的知识,锻炼了我的思维,更为我赢得了更加牢固的友谊!

  其实,这就是生存,你只要稍微换一下思维方式,你就会赢得幸福和快乐!

  吃亏就是占便宜,说这话的奶奶已经不在了,可她的话我会永远记着。记着这话,我就会拥有我的幸福和快乐!

技巧:标题是奶奶的一句话吃亏就是占便宜,行文当中出现得最多的一句话也是这句。切入点很小也很巧,这句话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在内容的组织安排上,作者别具匠心地让三件事齐头并进,这已是很复杂的结构,但作者依仗简洁流畅的叙事语言,把三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有条不紊,事毕而理见,表现了作者良好的思维品质。

 

                     

那年我读初三,父亲所在的小煤矿倒闭。开学一个星期了,我还没有领到新书。因为交不上20块钱的学费。

我整天忧心忡忡。见了同学和老师就想挖个洞钻进地下去。

一天,        父亲对我说:娃,学费有着落了,山外的工地要担土的零工,每天给两块钱呢!父亲带上高梁渣子饼与一壶白开水就上路了。父亲往返一次得两个多小时。父亲天黑回家的第一件事便是从湿漉漉的贴肉衣服里摸出那两块钱,递给母亲。母亲再用小手绢包好压在床板下。

     “还差10块。

     “还差8快。

父亲每天回来都这么欢快地喊叫着。

逃学的秘密是被老师揭穿的。善良的女老师晚上到我家问父亲为什么不让我去上学。疲惫不堪的父亲扭过脸来盯住我,我看见了那双眼睛里的无名怒火,似要将我吞没。父亲很虔诚地送走了老师。老师刚走,父亲就一下冲到我的面前,将我一把摁倒在板凳上,随手操起一茬篱笆条。父亲已被气得说不出话来,半天孝憋出一声畜生,然后藤条铺天盖地砸了下来。我咬着牙就是不吭一声。无声的反抗,更是激怒了父亲,他解下皮带就要打,被母亲苦苦哀求才住了手。到了半夜,我看见父亲正用被子盖住头伤心地呜咽。

第二天一早,我发现父亲早已上路了。一连三天父亲都没回家,母亲吓坏了,她抓住我的手说:娃,该不是你爸想不开……”我的心里也发毛了。

当天深夜,父亲在昏暗的油灯下兴奋地说:娃他娘,有个小工生了病,我就顶了他的晚班,一天开两个班就能得4块钱呢!这不,我连干三个通班得了12块钱,娃能交上学费啦,还能给他买些文具呢!

父亲说着掏出一盒药给母亲,悄声说:给娃敷上吧,别说是我给买的。

 我趴在床上,眼泪已反整个枕头都打湿了。

1.文中写到钱的数字先后共有五个,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其中重点数字是(         ),其用意是(       )。

2.结尾写的流泪,表达了当时(      )的情感。

3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是(      )。

4.本文的主要人物是(     

5.本文的情节线索是(               

6.本文运用的两种主要描写手法是(    )描写和(     )描写,父亲对是先打后医,说明了(     )。

答案:5:父亲打工挣钱。本题考查线索知识,应答这道试题,有三种信息可取,一是从主要人物,因为线索与主要人物关联最紧;二是从标题中,名为学费,实际是父亲挣学费;三是从内容来看,一开始就点到学费,然后就围绕着学费的来路展开,钱数不断变化。将以上三种信息结合在一起来分析,便知父亲打工挣钱是本文的情节线索。

 

 

 

二.        明确记叙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

A    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这种写法可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

B    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可使文章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使结构有变化、叙述有波澜,以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C    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再接叙原来的事情。插叙的事情,是为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中心思想更鲜明。

 

 

〖过渡与照应〗

过渡

记叙文的过渡的情况和主要作用是:

   ① 开头与正文间过渡。

    在有些文章开头使用倒叙的方法,或由眼前的景物而引出与之相关事情的叙述,这时,为了使开头部分与正文衔接紧密,往往使用过渡。

   ② 不同事件或场景间过渡。

   ③ 叙述顺序转换间过渡。

    有些文章在顺叙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插入一些与之有关的情节来补充,然后再回头叙述原来的事,这就需要使用过渡。

4 人物转换、表达方式改变用过渡。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需要转换人称,或需要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为另一种表达方式,这也往往要使用过渡。

   

二、照应

    照应的主要方式:伏笔与照应属于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范畴。其中,照应包括首尾照应、前后照应、行文与文题照应、词语之间的照应。

照应是谋篇的重要手段,具体是指上下文之间的相互照顾和呼应,包括交代和照应两个方面。交代是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当地提示一下;照应是对前面提示的内容的回答。周密的照应,对贯通文脉、点化中心、渲染气氛能起一定作用,从而唤起读者阅读心理上的美感。冰心的《小桔灯》可以说是照应手法运用的典范。

    阅读时,要瞻前顾后,理清思路,注意分析作者的照应技巧。

    文章的照应,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 文题照应。

    也有两种:一种是开头与题目照应,如《白杨礼赞》开头一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一段既是破题,又是统领全篇的关键段,全文就是紧紧围绕着这句话开展的。另一种是行文中与题目照应,如《往事依依》的首段扣题是为了引起下文,末段点题是为了深化主题。同时,在文章的第2至第5段每段都有相应的词语扣住依依

    ② 首尾照应。

    《往事依依》一文第一段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和第六段结尾的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相互照应,这样使文章贯脉相通,结构完整,也更好地突出主题。

    ③ 前后照应。

    也就是,上下文间的照应,有段、句和词语三种情况的照应形式。还是以《往事依依》为例,第三段说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第五段进一步讲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已与时代更加贴近了,进一步强调了读好书能启迪心智、指点做人。再如,《济南的冬天》的第一段中三组对比中的第三组,是用热带的毒日、响晴的天气跟济南的温情作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在第三组对比之中,之所以要指出在北中国的冬天,是因为北中国的冬天隐含了照例应该是北风呼啸、日光惨淡的意思,这就跟上文的奇迹与下文的宝地相呼应。

    ④ 重叠照应。

    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经常会发现同一或相近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一再出现,使其于反复中得到加强,这种照应我们可称之为重叠式照应。《背影》一文中背影出现了四次。《白杨礼赞》一文中不平凡前后一共出现四次,相同的段落出现了两次。《十三岁的际遇》一文多次写到我是不系之舟’”,其中都有深层的含意。这些重叠式照应对突出文章中心,标明文章线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何寻找照应。
1、看段与题目的照应。
2
、看开头与结尾的照应。
3
、看前段有伏笔,后有照应,层层推进,多处照应。
4
、看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的重叠或照应。
5
、前面提到,后面有发展。
6
、前面设悬念,后面有提示。

练习:

一条红色的发带

    张辉/

    许多女孩子都喜欢戴发带,使自己充满活力。我也有几条发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条红色的发带。它时常勾起我一段美好的回忆。

    那是几年前的一个春天,家住乡下的小姨带着她四岁的小女儿来我家作客。我是个独生女,家里突然多了个活泼可爱的小表妹做伴,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过了几天,小姨说:我领你们小姐俩上街去玩玩,你们想买些什么呀?我听了赶忙说:我要《渴望》里小芳头上戴的那种发带。小表妹也跟着嚷:我也要,我也要!小姨笑着说:好吧,一人买一条。

    小姨领着我们一连走了几家商店,也没有看到我中意的那种发带。忽然,眼前一亮,我不禁叫道:多好看的发带呀!前面不远处,一位阿姨正领着一个年纪和我相仿的小姑娘,小姑娘一边走一边舞弄着手中的一条发带。小姨三步并做两步赶了上去,对那位阿姨说:同志,对不起,请问这发带您是在哪儿买的?我看看行吗?那位阿姨笑吟吟地回答说:在新益商店买的。说着,随手从小姑娘手中拿过发带递给小姨,并指点着新益商店的方位。这是一条红色的发带,上面有许多白色的小圆点,金线镶边,漂亮极了!小姨刚把发带还给那位阿姨,我就拉着小表妹快步向那家商店走去。

    我们到了柜台前一问,非常遗憾,这种红发带只有一条了。小姨交完款,无可奈何地问我俩:怎么办?你们谁要哇?小表妹一下子跳起来:我要!我要!我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发带,几天前的一件事又浮现在脑海里:那一天中午,小表妹看见了邻家给我的一条红绳子,张嘴就要,我舍不得给她,可妈妈说,妹妹小,又是客人,应该让给她。结果那条红绳子我还没来得及玩一次,就归了小表妹了。想到这儿,我的心一下凉了。小表妹是小姨的宝贝心肝儿,这条发带肯定又是她的!我正在胡思乱想时,一双温暖的手轻轻地把发带戴到了我头上,同时的响起了小表妹的哭声。就这样,我怀着无限的内疚,踏着小表妹委屈的哭声,不知所措地随着小姨走出了商店。

    几年时间过去了,这条红色的发带我一直珍藏着,没有舍得戴它。每当看到它,心头就涌起一股暖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加感到它的珍贵和美好——它告诉我要像小姨那样去做人。                                         (选自《读者文摘》有删改)

    「问题」

    1.第一段中的它时常勾起我一段美好的回忆一句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文章虽然短小精悍,但波澜起伏,出现了几个转折点,请找出来?

    3.文章第二段写道那是几年前的一个春天,最后一段的几年时间过去了,是不是重复了,要不要删去,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文章一开头就用它时常勾起我一段美好的回忆一句自然过渡到下文的主要事件。同时设置了悬念,耐人寻味,美好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2.在行文中,为更好地推进,忽然,眼前一亮,我不禁叫道:多好看的发带呀!‘“使故事情节有了转机,场景进行了变换。还有几天前的一件事又浮现在脑海里一句,又自然过渡到与之相关的另一情节,这一插叙,既为后文赞美阿姨作铺垫,也间接的赞美了母亲。这些虽是简单的一笔,但它却使行文流畅,过渡自然,给人一气呵成之美感。

    3.不要删去,表面上看,第二段写道那是几年前的一个春天和最后一段的几年时间过去了,有重复的味道,但这是在叙述完故事后又回到现在,抒发情感,这样前后照应,使文章前后完整,结构缜密,同时结尾也交代了开头所说的勾起我一段美好的回忆的原因,深化了主题。

 

〖题型归纳〗

一.如何理解句段的作用:

分析句子的作用,可以从不同角度作分析:
  
  从内容上分析:在不同的文体中,对句子的作用理解应各有侧重,在记叙文中,主要表现为点明主旨或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议论文中,常表现为揭示中心论点及分论点;在说明文中,大多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
  
  从结构上分析:句子在文章的不同位置,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处在文章开头的,有起总提作用。句段往往具有引导下文、概括内容、制造悬念、埋下伏笔、揭示中心、确定基调等作用,具体说:(议论、抒情句)开门见山,开篇点题(主旨、话题、论点)(描写句)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地点,渲染气氛,定下感情基调等。结构方面:或总领下文,或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记叙文),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记叙文)等。

处在文章结尾的句段往往具有照应开头、深化中心、引发思考、收束全文等作用,归纳总结论点(议论文);照应题目,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等。

处在文章中间的句段作用比较复杂,可根据不同情况对其作用进行判断:如果某一具体句段是过渡句段,那么它便具有衔接前后内容的承上启下(过渡)作用;如果是某一具体段落的中心句,那么它便具有对该段落内容进行概括的作用;如果是放在记叙事件后面的议论句段,那么它便具有评价人事、点明中心等作用。(议论、抒情句)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抒发作者的感情等;概括分论点(议论文)等。如果句子单独成段,还有强调的作用。

从表达效果上分析:在某些文学色彩浓厚的文章中,有些句子还有升华中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要想充分理解句子的作用,还要注意抓好以下几种句子的分析。一是首句,一个语段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承转的作用。二是中心句和点睛句。三是感情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四是描写句,那些刻画人物和环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五是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六是尾句,语段的尾句或概括总结全文,或照应开头,或留下思考的余地,或抒发感情。
  另外,还应考虑到句子所带的标点符号和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

  如:句末带省略号,还有引人联想、思考的作用。

感叹句: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描写事物、表现对象的特征(表现了人物或作者的感情)

  排比,反复:增强语言气势,强调了对象的特点(记叙文、说明文),作者观点,感情(议论文、记叙文),加强节奏感。

  反问,设问:强调某些内容,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下面我们继续借一些具体实例领会理解句段作用的要点。
    示例一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棋
  
  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萧管笛,无一不通。
  
  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放风筝的线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地飞上去,没有肚儿。他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在小西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刻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
  
  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上学,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及格,就行了。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给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我初中时爱唱戏,唱青衣,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学校开同乐会,他应我的邀请,到学校给我去伴奏。父亲那么大的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我17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喝酒,也给我倒一杯;抽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还总是给我点上火。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我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下放到张家口农村劳动,那时儿子从幼儿园刚毕业,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第一封信。我也只好赶紧学会汉语拼音,好给他回信。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被打成黑帮,送进牛棚。偶尔回家,孩子们对我还是很亲热。我的老伴告诉他们;你们要和爸爸划清界线儿子反问母亲:那你怎么还给他打酒?”对儿子的几次恋爱,我采取的态度是闻而不问。了解,但不干涉。
  
  我的孩子有时叫我,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意思。
  
  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7段中两次写到没大没小,第一处的意思是:,第二处的意思是:。
  
  8段主要用了的表达方式,从全文看,它的作用是什么?
  
  从文章选材的角度看,第4段中画线部分似乎有损父亲的形象,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呢
?
  
  方法提炼:

  
  第一题理解词句的含义,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及语言中所含的感情色彩来思考:前者指不分辈分,无教养的意思,语含贬责;后者指平等民主的意思,语含赞同。第二题理解句子作用,要结合文章中心,看句子本身在表达中心上所起的作用,答案为:进行议论,升华主题,点明中心。第三题要理解语段的作用,从文章整体来看,作者写这一段反映了父子间平等民主的关系,正体现了多年父子成兄弟这一中心。
  
  ......
示例二

    阅读下文,完成1-2题。

总有一刻,不同寻常

 

一个孩子站在超市门口,呆呆地望着那个卖冰激凌的人,不走。

这是一个六七岁的乡下孩子,穿戴很不整齐。他望着各色的冰激凌从铁机器里出来,又撞在花花绿绿的尖筒里,好奇而又神往,他不禁舔了舔嘴唇,说:妈妈,我要那个!他顺手指了一下那充满诱惑的冰激凌。

    ⑶“不,咱们不吃这个,咱们走!旁边那个推着自行车的女人,可能是孩子的妈妈。她一边说.一边拽住孩子的手就要走。

⑷“不,我不走,我要!孩子反扯着妈妈的手,僵持着。

⑸“那个东西凉,吃了会肚子疼。

⑹“不,妈妈,我不怕凉,我不怕疼!

⑺“那也得等你爸爸回来再买。

    ⑻“不,爸爸到老远老远的地方挣饯去了,我就现在要!

    ⑼这个超市位于小城的繁华地带,穿梭出入超市的有好多人,有人好奇地往母子这里瞅上一眼,有人连瞅也不瞅,就径直走开了。那个卖冰激凌的人,也独自安详地做着他的冰激凌,并不朝母干这里瞅上一眼。

    ⑽“妈,我就是想尝尝,那个东西是什么味儿。

⑾“……你管它是什么味儿!母亲见孩子仍然扭着不走,有些急了,一巴掌拍在孩子子的屁股上。娃子地一声哭了,猛烈地抽泣着,样子委屈极了。

好多双眼睛一下子聚拢了过来,带着惊愕、疑惑、责怪、怜悯、叹息,或者其他别样的神色。这仿佛又是一场热闹,这些人聚拢着,不肯离去。

这时一位衣着光鲜的妇人,走到卖冰激凌的面前.要了两支冰激凌。她把其中的一支给了自己的儿子,然后快步走到哭泣的孩子面前,蹲了下来,把剩在手中的那支冰激凌递给了他。

⒁“给,亮亮,别哭了,妈妈不愿给你买,阿姨给你买。她摸了摸孩子的脑袋,接着说,几个月不见,亮亮又长高了!说完后,她站起采,朝孩子的妈妈微微点了点头,笑了笑,便领看她的孩子走开了。

孩子不哭了,手里举着那支冰激凌愣在那里。一样愣在那里的,还有孩子的妈妈。

    ⒃走出人群后,那位妇人的儿子也有些不解,他扯住妈妈的衣襟问:妈妈,你认识亮亮?妇人说:不,孩子,妈妈也不认识。

    ⒄“那你怎么知道他叫亮亮?为什么要买冰激凌给他?孩子依旧寻根究底,想要弄个明白。

    ⒅妇人笑了,说:孩子,不要问这么多了,等你长大后,妈妈再告诉你。

也许,若干年之后,妇人早已忘了这件事情,而他的儿子也忘记了问母亲答案。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当妇人用智慧为那个陌生的孩子付出爱的时候,这个世界早已因为她的这个举动而变得不同寻常。

(选自《中国青年》)

1.第节和第节中都写到了周围人的反应,这些文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2.请从内容和形式方面说说这篇小说结尾的作用。

                                                                               2007扬州市中考试语文试题,题号等有变化)

【运技点拨】

1道题表面上看并没有让我们说明有关句段在文中的作用,只是问这些文字能否删去及其原因,但细细分析我们便知,最终还要基于这些文字在文中是否有作用,有作用就保留下来,无作用就将其删除掉。这样看来,这道题归根结底还是问这些文字在文中的作用的。按照以上教给大家的看穿具体句段在文中作用的第一眼看过去,我们会发现:周围人的反应一方面有助于推动事情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用这些人的自私与冷漠来衬托那位衣着光鲜的妇人的仁慈与善良。所以,这些文字便是不能删去的了。

    2道题要求我们说说这篇小说结尾的作用,而题目中的请从内容和形式方面的提示性文字已经告诉我们在探究这个问题时要两眼并用了。好,我们先看内容第一眼妇人早已忘了这件事情,而他的儿子也忘记了问母亲答案不重要当妇人用智慧为那个陌生的孩子付出爱的时候,这个世界早已因为她的这个举动而变得不同寻常重要的评判,显然使该结尾有了以小见大、深化主题的作用。我们再看位置第二眼:因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它便自然有完整谨严结构、总结收束全文的作用了。

【自主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文后的问题。

盲人看

毕淑敏

每逢下学的时候,附近的那所小学,就有稠厚的人群,糊在铁门前,好似风暴前的蚁穴。那是家长等着接各自的孩童回家。

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有个人,倚着毛白杨,悄无声地站着,从不张望校门口。直到有一个孩子飞快地跑过来,拉着他说,爸,咱们回家。他把左手交给孩子,右手拄起盲杖,一同横穿马路。

平日里,盲人摆了一个小摊子,卖点手绢袜子什么的,生意很淡。一天晚上,我回家一下公共汽车,黑寂就包抄来。原来这一片突然停电,连路灯都灭了。只有电线杆旁,一束光柱如食指捅破星天。靠拢才见是那盲人打了手电,在卖蜡烛火柴,价钱很便宜。我赶紧买了一份,喜孜孜地觉着带回光明给亲人。

之后的某个白日,我又在路旁看到盲人,就气哼哼地走过去,说,你也不能趁着停电,发这种不义之财啊!那天你卖的蜡烛,算什么货色啊?蜡烛油四处流,烫了我的手。烛捻一点也不亮,小得像个荧火虫尾巴。

他愣愣地把塌陷的眼窝对着我,半天才说,对不住,我……不知道……蜡烛的光……该有多大。荧火虫的尾巴……是多亮。那天听说停电,就赶紧批了蜡烛来。我只知道……黑了,难受

我呆住了。那个漆黑的夜晚,即便烛光如豆,还是比完全的黑暗,好了不知几多。一个盲人,在为明眼人操劳,我还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他,我好悔。

后来,我很长时间没到他的摊子买东西。确信他把我的声音忘掉之后,有一天,我买了一堆杂物,然后放下了50块钱,对盲人说,不必找了。

我抱着那些东西,走了没几步,被他叫住了。大姐,你给我的是多少钱啊?

我说,是50元。

他说,我从来没拿过这么大的票子。

见他先是平着指肚,后是立起掌根,反复摩挲钞票的正反面,我说,这钱是真的。您放心。

他笑笑说,我从来没收到过假钱。谁要是欺负一个瞎子,他的心先就瞎了。我只是不能收您这么多的钱,我是在做买卖啊。

我知道自己又一次错了。

不知他在哪里学了按摩,经济上渐渐有了起色,从乡下找了一个盲目的姑娘,成了亲。一天,我到公园去,忽然看到他们夫妻相跟着,沿着花径在走。四周湖光山色美若仙境,我想,这对他们来讲,真是一种残酷。

闪过他们身旁的时候,听到盲夫有些炫耀地问,怎么样?我领你来这儿,景色不错吧?好好看看吧。

盲妻不服气地说,好像你看过似的?

盲夫很肯定地说,我看过。常来看的。

听一个盲人连连响亮地说出这个词,叫人顿生悲凉,也觉得一些滑稽。

盲妻反唇相讥道,介绍人不是说你胎里瞎吗?啥时看到这里好景色呢?

盲夫说,别人用眼看,咱可以用心看,用耳朵看,用手看,用鼻子看……加起来一点不比别人少啊。

他说着,用手捉了妻子的指,沿着粗糙的树皮攀上去,停在一片极小的叶子上。说,你看到了吗?多老的树,芽子也是嫩的。

那一瞬,我凛地一惊。世上有很多东西,看了如同未看,我们眼在神不在。记住并真正懂得的东西,必得被心房茧住啊。

后来盲夫妇有了果实,一个瞳仁亮如秋水的男孩。他渐渐长大,上了小学,盲人便天天接送。

起初那孩童躲在盲人背后,跟着杖子走。慢慢胆子壮大,绿灯一亮,就跳着要越过去。父亲总是死死拽住他,用盲杖戳着柏油路说,让我再听听,近处没有车轮声,我们才可动……

终有一天,孩子对父亲讲,爸,我给你带路吧。他拉起父亲,东张西望,然后一蹦一跳地越过地上的斑马线。于是盲人第一次提起他的盲杖,跟着目光如炬的孩子,无所顾忌的前行,脚步抬得高高,轻捷如飞。

孩子越来越大了。当明眼人都不再接送这么高的孩子时,盲人依旧每天倚在校旁的杨树下,等待着。

(选自《青年博览》200710月上半月刊)

1.本文首段有什么作用?

                                                                               

2.画横线的一段是对人物进行的怎样的描写?有什么重要作用?

                                                                               

3.画波浪线的一句在本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本文的尾段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参考答案】

1.展现众位家长接送孩子的场景,突出盲人与其他家长的不同,引出对盲人故事的记叙。

2.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极为真实形象地揭示出盲人内心的愧疚之情。

3.过渡(承上启下)作用。

4.不能删去。因为这段文字不但能体现盲人孩子的爱,而且也能和首段形成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紧凑。

 

 

 

二.如何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答题模式]

词语:本义+语境义;句子:句中关键字词+修饰限制成分+上下文。

[技法解密]

1、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

2、从分析句子结构入手,分析句子中各成分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如果是单句,就要在抓住句子主干或凸现句意的一个或几个关键性词语的同时,特别留意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解释句子内涵的作用。如果是复句,就要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弄清各句的句意,分清各句内在的层次关系和逻辑关系。

3、哲理句往往对全文主旨作解释,多为高度概括而抽象含蓄的句子,答题时先用多个具体的同义或近义词替换,做到具体的能加以概括、抽象的能加以阐发、含蓄的能加以解说,使意思更清晰,表达更有条理。

三.理解句子在表达上的作用

[设题角度]

文章开头花了不少笔墨写×××,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何表达效果。

[答题模式]

(一)从结构位置及特殊句来看,有以下几种情况:

开头段 点题,开门见山,(环境描写)烘托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倒叙、讲故事、设问)有设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吸引读者的作用,总领全文, 统摄全篇,提纲挈领,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过渡段 承上启下(或启下)

结尾段 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中心句 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点睛句 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情感句 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矛盾句 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线索句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二)从语言的角度看,要注意以下三点:

1.主要修辞手法的作用及解题方法

[技法解密]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务必答清:(1)修辞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答题模式]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反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夸张、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问、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知识储备]

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比拟: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运用比拟,可使人或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借代可使表达具体形象。

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夸张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记叙文练习四篇附答案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河南安阳  刘海强 版权归 读写吧 豫ICP备190046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