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也是一柄双刃剑。做得好,教书育人;做不好,变相杀人。读过鲁迅先生那篇著名的杂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之后,我一直对旧中国“长者本位”的家庭观念深恶痛绝。在这种观念之下,“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而我更对那些“觉醒”了的父亲们敬佩不已,他们“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当前,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特殊阶段,是进退维谷,还是左右逢源,决定权已经不再仅存于课改发起人员、高级科研人员、教育行政人员之手,更主要的,是在于一线教研员和基层教师之手。
我们现在怎样做教师?沉思之余,我先自问自答一番,虽无一石千浪之能,但求抛砖引玉之效。
一、做心中有数的老师
课前,知道多数学生在想什么。通过预习提纲、问题收集、归类,拎出学生问题中的共性问题和重点问题,作为修改教案、调整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
课上,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做什么。尤其是有意注意时间很长或很短,性格高度内向或高度外向,表达很好或很差,成绩很高或很低的两极学生。
课后,了解不同类型的学生各自差什么。这可以使教者更好地因材施教,补其所需。
二、做相信学生的老师
老师抱着,学生脚不沾地。做惯了勤妈型的老师,一切包办代替,学生自主成长的权利少了,甚或不再争取了。一旦“勤妈”不在身边,自己走不好路了。
老师精讲,学生多练;老师少动,学生多动;老师放手,学生自立。做懒妈型的老师,学生才能勤学。
学生观:以人为本,为学生发展服务,着力点放在学生身上,放在短时高效上。
三、做有情趣的老师
课堂应有激情,具体体现为:
环节上:导课——过渡——拓展——结语。
语速上:忌匀速运动,宜变速前行。
语调上:忌声线平直,宜抑扬顿挫。
态度上:忌隔岸观火,宜全情投入。
教学应有趣味,具体要求为:
重点处:忌动辄“考点”,宜兴趣引导。
难点处:忌“讲师”包办,宜激趣设疑。
尴尬处:忌慌不择言,宜适当幽默。
四、做笑脸赢人的老师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个人魅力很重要,且主要取决于老师会不会笑和爱不爱笑。极少有学生喜欢板着脸的老师。冷脸的老师尽管也不乏敬业精神,但教学效果往往并非最佳。究其原因,笑竟占了很大比重。道理浅显,可惜知者少,到了学生面前,能想起来用笑脸迎人的更少,更不用说赢人了。
建议当班主任的老师能“不吝赐笑”,对科任班级和自己的班级一视同仁。另外,毕业年级的教师们尤应注意。
套用一句广告语:“老师笑得好,成绩就容易好。”
五、做导师型的老师
导师型的老师职能如下:
1、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现实情况。
2、帮助学生设置学习目标(最近发展区原则)。
3、帮助学生增长能力,获得方法。
4、赏识学生的创造行为。
5、鼓励学生克服困难,达成目标。
6、适时提醒学生天外有天,不进则退,使学生形成自我驱动的习惯。
……(有待有识之士予以补充)
六、做互动型的老师
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动态生成的;而不是教师的,用预设
好的板书和课件牵引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才是灵
活灵性的课堂,而那种变“满堂灌”为“满堂问”,不追问出教师
自己满意的答案不罢休的做法,不能算什么进步!
教研组、教师团队的合作、共享、互动,也应是“互动型教师”的题中应有之义。
七、做终身学习的老师
吸顶灯高高在上放射光芒,沾沾自喜的同时也就主动丧失了继续提升的空间;地漏身处洼地,却可以不断容纳吸收。刘德华每接新戏必提醒自己“把自己当作一个新人”,周润发成功进军好莱坞已成国际影星,仍然在广告中传播这样的道理:“成功?我才刚上路哎!”
老师也应该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读书计划,毕竟,做一辈子教书匠的理想与做教育家的追求所带来的人生经历决不会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