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大语文教育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教学资源网 点击数1450 更新时间:2021-09-14 09:31:03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即生活化、社会化的大语文教育观,就是“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把学生的语文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提高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网络式的而不是单线式的,能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强而有力的地培养和训练。”(张孝纯、张国生《一条广阔的语文教改之路》) 语文学科教授的是中华民族的母语,它本身来源于生活,又要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中。因此可以说,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有语文和语文学习,语文教学并不等于语文课本教学。“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生活的外延相等。”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课堂教学是第一渠道,丰富多彩课外活动,家庭和社会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就“大语文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谈谈本人的一点浅显建议。 一、教材内容的大联结 要求教师以单元为整体来设计安排语文教学训练活动,根据单元特点采用精讲一二、略讲其余和比同求异及一次多篇、综合讲练、举一反三、以讲代练等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打破了单篇教学的桎梏,把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综合分析,使知识融会贯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加快掌握知识的速度。如讲授《孔乙己》一课,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将他与吴敬梓小说《范进中举》中的范进放在一起,从时代背景,个人遭遇,思想变化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进而理解课文的深层内涵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再如在讲述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时于勒暴发与沦落,直接决定了菲利普一家对他的亲疏好恶和喜怒哀乐。在分析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形象时,可以把他们的变化同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当作一对孪生姐妹来讨论,从作者选材、布局和使用语言,将两篇小说互相参加分析。这样阅读一篇反馈若干篇,点面辐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系统。 二、与其他学科的大联结 语文具有人文性的特点,作为语文教材主体的课文,无论是何种题材和体裁,也无论何时何地为何人编写,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即“文以载道”、“文道统一”。语文教师要重视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整体训练,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可相应地引入历史、政治、心理学和思维训练方法等相关知识,使之和语文知识沟通交流,形成立体网络。如在讲鲁迅的《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可结合历史课、政治课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围绕抗日、爱国、自尊、自信、自强等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样既可充实和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又可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新颖的方式来学习语文,强化语文教练。也就是说“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扩大到人的教育、人的发展上,把语文教育归位到旨在陶冶思想情操,培养审美能力,继承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的母语教育上来。 三、语文活动与社会大课堂的联结 语文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语文活动就是把课文教学的小课堂同生动活泼的社会生活的大课堂衔接起来,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通过课外活动去扩大知识领域,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认识社会,沟通理想与现实,并将自己了解、认识的社会现象与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比较、鉴别,存优淘劣,扬长避短,从而确立自己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学生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巩固和应用,从能形成各种技能技巧。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练人生。如班会感悟课:利用每周班会活动的时间,先由教师作生动的演讲以打动学生,然后由学生写出精彩的感悟文章以打动其他学生。组织学生每天收看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或《焦点访谈》节目,结合节目的内容,每人每周写一篇感悟文章,其目的是让学生观察社会,体味人生。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考和中考都不考学生的听、说能力,导致大多数语文教师只进行读、写训练,而忽视听、说训练,其结果由于缺乏必要的听、说训练的配合和补充,读、写训练效果也不理想。“大语文教育”针对这一弊端加强了听、说训练,把语文教学扩展和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小组朗读,演讲比赛,课前“一分钟演讲”,读一偏短文,讲一个小故事,背诵一首小诗,发布一条新闻等等,都属于听说训练。这样让学生在“听”中学,在“说”中练,弥补了课内听说训练不足的缺陷,使他们能够得到听、说、读、写的整体的、全方位的训练,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素质。 语文老师每期都要帮助学生选择读物,向学生推荐报刊杂志上的好文章,让学生博览群书,有计划地举行各种专题会,如朗诵会、辩论会、故事会等语文活动。例如辩论,先要学生明确辩论的要求,掌握辩论的技巧,这样学生就会自觉或自发地以用促学,它不仅满足了学生一吐为快的欲望,还培养了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听、说、思、辩的能力也得到了综合性的训练和展示。充分利用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及社会大众传媒系统如报刊、电视、网络等让学生充分接触大自然,接触生活,接触社会,了解学校以外的广阔世界,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辩能力,提倡“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社会、人生这部活书”。 四、作文中的大语文 大语文的作文教学针对习作与实际生活脱节,与学生思想脱节,与思维训练脱节,与表达能力的形成脱节,与修改文章脱节等弊端,突出确立“重积累、写真实、开思路、讲序列、求自改”,要求学生博览群书,广积素材,作文教学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选材内容要是学生熟悉的如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可能触及到的社会生活以及与这些生活有关的想像世界,注重思想道德修养,重在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从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课篇等环节入手作文,提倡摘录与写生活,要求学生用“我手写我口写我想”。如求自改可采取以下方式①教师择优,集体批改;②四人小组批改;③本人自改;④教师当堂口头批改;⑤改文评比竞赛,这样对培养学生的修改文章和写作能力有显著效果。 总之,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生动活泼的语文环境,形成强劲的合力,使学生养成热爱生活,思考社会的好习惯,自觉、主动地去关心语文现象,吸收语文信息,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