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打了败仗为什么叫“败北”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1706  更新时间:2018-09-15 08:17:07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打了败仗为什么叫败北而不叫败东、败南?

 

只要弄清楚了在古汉语中的意思,这个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在古汉语中,有以下几种意思:

1、(名词)北方。《愚公移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2、(动词)向北行。《赤壁之战》:操军破,必北还。

3、(动词)打了败仗往回跑。《垓下之战》:未尝败北。

4、(名词)败逃者。《过秦论》: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

两军打仗,输了的一方被称之为败北,而不叫败东败南败西?因为在此处的意思是(动词)打了败仗往回跑,而不是方向名词北方。败北不是说打了败仗往北方逃跑,而是指打了败仗往回逃跑。

《说文解字》:北也。从二人相背。如上图所示,从的古文字形态可明显看出,字就是两个人背靠着背,败北是指背敌而逃,逃跑的方向无关于东、南、西、北,吃了败仗往回跑,即败北

由此可见,败北的意思就是打了败仗往回跑,无论跑哪个方向都叫败北,所以也就不存在你说的败东败南败西

败北中的并非方位词,也不存在战争多南胜北败的事实。实际上败北出现在东西南北之方位词之前,因为方位词的出现,不再是,而成了,但败北却留了下来。

甲骨文中,两人相背是为,在古代的战场上,敌我面对面厮杀,一方不敌,想要逃跑,怎么逃跑呢?转过身去跑,也就是将背对着敌人跑,一跑要么是战败而逃,要么是佯装战败而逃。由此,引申出战败的意思。《战国策·齐策·燕攻齐取七十余城》中记载:“曹沫……三战三北……故去三北之耻。此处的两个北都是战败的意思。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曹沫是鲁庄公时期的战将(有人认为他就是著名的《曹刿论战》中的曹刿),曹沫三次率鲁军与齐国决战,三次战败,鲁庄公不得不提出献地给齐国,鲁庄公带着曹沫与带着管仲的齐桓公在柯地会盟,齐桓公事事占上风,突然,曹沫跑过去掏出匕首劫持了齐桓公,齐桓公最终不得不将得到的鲁国土地还给鲁庄公。同样是在《战国策》的这一篇中,还有一句话是士无反北之心,这里的反北并不是返回北方的意思,而是谋反背叛背叛之意同样也是从相背而来,故事的背景是,燕国攻占了齐国除莒和即墨两地之外的七十多座城池,即将沦陷之际,乐毅被疑逃走,齐国田单依靠智谋利用火牛阵开始了收复失地的战争,但是聊城一直久攻不下,燕将与燕王失和,害怕回到燕国遭受惩罚,于是坚守聊城。鲁仲连就写了一封信给燕将,其中有一句话是:您的士兵们都已经到了食人炊骨的悲惨地步了,但是都没有谋反、背叛您的想法(“士无反北之心”),说明您是和孙膑、吴起一样善于用兵的人。

先秦时期,单独用来指战败的情况很多,后来败北一词才出现,用来指战败,《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说自己未尝败北。《过秦论》中有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这里的是指战败而逃的士兵。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你是在哪个方位上战败的,也不管你往哪个方向逃跑,都是败北,那么,与败北相对的胜利一方怎么称呼呢?四姑娘私以为应该是凯旋败北这个词和方位没有关系。做为方位词出现在战败的后面。背阴抱阳,阴面为背面,即为北,阳面枝木茂盛,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北做为方位词出现之后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区别对待,原先用来指背部的在下面加上了部偏旁,即肉月旁,成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