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如何对待孩子的“无理哭闹”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1883 更新时间:2014-01-15 16:04:28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我真的很难过。妈妈一巴掌能把女儿嘴唇打破,那是怎样的力道!我能想象,她在动手之前,已经积攒了多么大的怒气,尽管努力克制,还是憋不住,终于火山一样爆发! 哭声如果没有反馈,孩子会感到恐慌甚至绝望 其实,孩子爱哭很正常,这是一种自然本性,哭是孩子生存的需要。在荷兰阿纳姆动物园里有一个黑猩猩群落,里面有一只名叫克娆姆的雌猩猩,她有耳聋的毛病。她的耳聋对她本身没有太大影响,但对她的后代来说却是致命的。黑猩猩幼仔会发出各种对母亲来说很重要的声音,例如,饿了会发出声音请求食物,环境中有不安全因素时,会发出声音请求保护。当母亲坐在孩子身上时,孩子会发出尖叫。通常,这样的尖叫会使母亲作出反应,然而耳聋的克娆姆却无法听到。她的孩子全都是在出生几个星期内就死了。 可见,如果母亲对婴儿缺乏感应,婴儿的处境确实是危险的。孩子天生能感知到这种危险,他需要不断地发出信息,确认母亲就在身边,确认母亲能够接收到他的信息,能及时满足他的需要。如果他发出的信息没有反馈,他就会感到恐慌,就会不断地发出信息,直到被母亲接收为止。 婴儿的哭声就是婴儿发出的信息,母亲对自己孩子的哭声都非常敏感。我自己就有体会,儿子鲁鲁在婴儿时期,他的床就在我们的大床边。晚上只要他有一点动静,我不管睡得多沉,都会立刻惊醒,一翻身坐起来,该喂奶喂奶,该把尿把尿,一秒钟都不会耽搁,完全是条件反射一般。他四岁后有了自己单独的房间,但睡觉时房门也是开着的。只要他那边一有动静,我也是一翻身就坐起来了,从来不需要他喊第二声。有时候风雨交加,我在雷鸣电闪中照样安睡,但只要鲁鲁那边一有动静,我马上就会醒来。 如果婴儿发出的信息始终没有得到反馈,他会怎样呢?长时间啼哭的婴儿最终会停下来,但不是因为他掌握了独自酣然入睡的诀窍,而是因为他已筋疲力尽,不再对获得帮助抱有希望。不光是在入睡的问题上,还有进食、排泄、陪伴等等问题上,很多时候婴儿停止啼哭,都不是因为他学到了什么,而是因为他实在累了,也绝望了。这种绝望对成年后有什么影响可想而知。 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母亲就是他的上帝,他对世界的信心是从与母亲的关系中开始的。对母亲绝望的婴儿,还怎么可能对其他的人或事物有信心、有希望? 越是缺乏母爱的孩子越爱哭 缺乏母爱的孩子是没有安全感的,越缺乏母爱的孩子越爱哭。婴幼儿阶段他的哭,是通过哭来抓住母亲的关注,获得安全感。年龄增长以后,则会发展出更多“折腾”人的手段,许多所谓的问题少年就是这样形成的。 孩子的哭不是无缘无故的,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哭和笑都是比语言更直接、更本能的表达方式。一个人说再多话我们可能都无动于衷,但他眼泪一下来,我们马上就感动了,因为眼泪比语言更真实,更能表达内心的状态!孩子的语言能力比成人差,哭就更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有时甚至是唯一的表达方式。 孩子哭了,无论是因为什么,都说明他对当下的状况不满,说明他的身体或内心正在感到痛苦,感到不舒服,他希望自己的某种欲望得到满足。孩子是弱小的,他自己不能独立生存,很多时候只能发出求助的信号,这个信号就是哭。正常情况下,听到孩子的哭声,母亲会心疼,因为母亲是最关心孩子,也是最能给孩子以帮助的人。如果孩子满足了,他就会停止哭泣,报以笑脸,笑代表着无忧无虑,心满意足。所以,爱笑的孩子,一定是被呵护、被关爱的,一定是个心满意足的孩子。 我想,给我留言的那位网友,她的女儿一定是个没有获得满足的孩子。妈妈只想到她自己因为孩子哭而烦躁,却没有想到孩子因为妈妈的烦躁而烦躁,这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当女儿哭着要看动画片的时候,妈妈的反应是什么?如果是很烦躁地给她放了,在妈妈看来已经满足了她;但在她看来,妈妈的态度里包含着责备和厌烦,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一种伤害,所以她会继续哭。当然,这只是我的假设,也许妈妈的态度本来是很好的,那她为什么还要哭呢?也许看动画片本身并不是她的诉求,她是想借“要求看动画片”来达到另外的目的?这就只能靠妈妈自己去体会了。 与孩子相处,最重要的就是“尊重”,细细地去体会他的感受,尊重他的感受,排除那些让他焦虑和痛苦的因素,他的心情愉快,性格就会展现出阳光的一面。 不要将自己的不良情绪随意发泄给孩子 当然,在感受孩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感受自己。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愤怒?为什么会这么烦躁?是什么东西伤害了我?我真正感到悲伤的是什么?我真正感到失望的是什么?我真正盼望的是什么?有时候,我们自己也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自己也不敢面对内心真实的感受,所以会把情绪转嫁到别的事物上面。 当一种情绪涌上来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够细细地去感觉它,就能够慢慢跳出这股情绪,而仿佛是个旁观者,不再被这情绪所伤。这时候,你就有了把握自己的力量,对于事情的处理也就不再那么冲动了。 在生活中,有不少父母由于种种原因,家中既没有老人帮忙,也没有雇请保姆,自己带孩子,事无巨细都要操心。加之工作繁忙,确实压力很大,难免有时会失去耐心,对不懂事的孩子表现出急躁粗暴情绪。这是可以理解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完美,只能尽量减少错误。我们对孩子要宽容,对自己也同样要宽容,不必过于自责,但一定要有所觉察。 还有的父母由于自己在人际关系上出现了问题,或夫妻不和,或婆媳关系紧张,或与同事发生矛盾等等,自己的心情恶劣,却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孩子就成了最好的泄愤对象。因为只有孩子是可以让你随意发泄、随意欺负的,只有孩子才是自己惹得起的。对于这种人,我是鄙视又同情。孩子虽然现在弱小,但他在成长之中,从生命的趋势来说,他在走向强大,而你在走向衰弱,将来总有一天,你们之间的强弱会互换。到那时,今天你付出的,必将悉数收回,付出什么,就收获什么。一切都是有报应的。 对孩子的哭闹经常冷处理也是不妥的 我还要再补充一点,这个妈妈说,她平时对女儿的哭经常是冷处理,让她哭,不理她,等她不哭了才去理她。这样的处理也是不妥的,也许这正是孩子爱哭的重要原因。因为“冷处理”将双方推到了对立位置,成了一种较劲。在这种态势下,如果孩子是弱势一方,每次都输掉,作为胜利者的父母,要么因为胜利而高兴,对孩子的态度会比平时更好,要么因为内疚而对孩子作出补偿,也会对他更好,这就让他知道了,较劲是有好处的,那么他就可能经常尝试这种方式,经常和你较劲。反之,如果父母每次都作出让步,获胜的是孩子一方,他也会从中得到好处,学到一种与父母相处的方式,类似的较劲也会经常出现。并且这很可能成为他将来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模式,不是积极地沟通,而是较劲。毕竟,孩子是从家庭关系中学习社会关系的。 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往往是自己童年经验的重复。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往往是自己童年时与父母关系模式的复制。这位妈妈如果能觉察到这一点,去反省自己幼年时与父母的关系,对处理她与女儿的关系一定是有好处的。 (鲁稚,作家、亲子教育专家,著有《正能量让孩子内心强大》、《与孩子一起炼爱》等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