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教师匠心促使学生充满阅读期待 | |
作者:陈淑梅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6078 更新时间:2009-12-08 18:22:0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教师匠心促使学生充满阅读期待 安阳师院附属中学 陈淑梅 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和各位同仁交流,心里既高兴又有些惴惴,本着一颗向大家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有关课堂教学的话题。 现在学校里很多教师都存在着这样的行为:如果学生学不会就讲会,讲不会就练会,练不会就考会,考不会就罚会。拼命地讲,疯狂的考,玩命的罚,致使老师精疲力竭,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这些事情;家长又心疼又着急,欲言又止;而学生则完全失去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今年,我市又提出不让学生上早读,下午放学一定要准时,没有专门的语文辅导时间,这就失去了讲,练,考,罚的时间,一下子有些老师就不知所措了,“别问那么多为什么,把我说的要点记下来你就可以应付考试了”,“就这段务必要背下来”,“这是议论文,就分析他的三要素就行了”……“唉太没意思了,老师说什么就什么,我不用想了”,“连赏析美都有固定的模式”……听到这些声音,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个渔夫,每次出海打鱼之前,他都要到市场上去看看,什么鱼的价格高,就决定去捕什么鱼。有一年春天,墨鱼的价格最高,他便去捕墨鱼,结果打上来的全是螃蟹,他非常懊恼地空手而归。等他上岸后,才得知市场里螃蟹的价格涨到了最高,于是他决定下次去捕螃蟹。然而第二次出海,他打上来的全是墨鱼,他再次一无所获。回到岸上,他后悔不已,原来墨鱼的价格又高了。于是他发誓下次不论是墨鱼或是螃蟹他都要带回来。可是第三次出海他什么也没有捕到,那个春天他一无所获。 读完这一则寓言,我不禁哑然失笑――在我们以前的语文教学中,虽没有这样愚蠢的“渔夫”,却常常出现这样的愚蠢行为:我们的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学生像一群被赶着的小羊,教师似乎“预谋”在先,千方百计诱导学生钻进预先设计好的“羊圈”之中。“请坐下,再想想”,“没关系,再讨论一下”……经过多次启发,终于“请君入瓮”,师生真是“不谋而合”,课堂互动效果“良好”,教师算是“圆满”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虽然我们身边的教育情境就像流淌不息的小河,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视而不见,任凭那在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在这样的教学中,“精心设计”的教案仿佛成了一成不变的线路图与时刻表,它支配、牵动着教师与学生亦步亦趋,让他们围着它团团转,课堂也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语文课最忌教师把一篇好端端的课文肢解为多个知识点,设计成一连串的问题,难倒学生后教师点破。把语文课上成纯理论课,是语文教师的罪过,是语文学习的悲剧。死板而无新意,不能也不让学生越雷池一步,导致学生对阅读没了兴趣,分析起来很大原因上是大多数课堂仍然由老师牵着,学生的阅读不是自愿的,是随着老师对教学目标的实施而进行的,即使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但最终还是要回到教师的计划之中,目标之下。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期待”就会淡漠,“我要学”就会转化为“要我学”了。 阅读趣味的获得,一方面取决于引导学生注重心灵的体验,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教师本人对阅读的爱好与尊重。不加入个人“体验”的佐料,阅读就会成为一种没有滋味的汤。没有个人体验的读书,就是没有灵魂的读书。教师本人必须结合自己体验来读书、来教书,然后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学生,决不能认为阅读是一件只针对学生、而跟自己无关的事情。 我常常启发我的学生说,读书,首先要读出自己心灵深处的感动。还记得你上一回感动是在什么时候吗? 如果学生不会感动,问题就出在语文课堂上,因为我们语文教师不会感动,因为我们常常在课堂上说一些假话和套话。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灵也就变得麻木起来。 教师应该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能感动的人、有故事的人。当你将自己的喜悦、自己的痛苦、自己收获的智慧传递给学生时,学生怎么会不爱阅读呢? 现在的问题是,有些教师本人不爱阅读,却一味地向学生唠叨要阅读啊要阅读。他们只能将教学参考资料现蒸现卖给学生,扮演一个搬运工的角色。 苏霍姆林斯基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还向老师们提出了精神生活的要求。他说:“学生的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质,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教师的精神修养和兴趣; 取决于他的知识渊博和眼界广阔程度; 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我说这么多的话是想告诉所有的教师包括我在内,我们都要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让自己永葆一颗兴趣之心,成为一个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人。这是我们拯救语文课的前提。 那么怎样维护学生的阅读趣味,进而让学生形成阅读期待,期待着在教师主导下的文章阅读呢?阅读期待是实践《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迫切需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格鲁吉亚杰出教育家阿莫那什维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读期待环节的创设。阅读期待是和谐课堂的重要途径。 那怎样让学生的阅读期待回归到本位呢?我以为教师的匠心是形成学生阅读期待的关键。 我们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保护学生宝贵的积极性。这样就需要我们教师因材施教,匠心独运,在目标制定上,要考虑三维目标的层次性;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运用各种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不断产生积极的阅读期待心理;在教材处理及教学流程设计上,要关注学生个性,充分预设,设计出富有吸引力的、有挑战性的、有生命力的问题和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捕捉生成,因势利导,不断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产生全程的强烈的阅读期待,让学生自由地驰骋其中,让他们充分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有了教师的匠心,才使文章有了生气,才能使学生的阅读期待得到激发和维护。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体现这些要求,关键取决于教师是否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才能打造出一把与众不同的金钥匙。一经拿出,就熠熠生辉,引人注目,吸引着学生跟随自己的脚步去开启课堂宝库,在知识库中尽情畅游。 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中: 一、匠心构思导语,激发学生期待对文本内容的探究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导语是优秀的演奏家拔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 教师设计好导入,不仅会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会激发学生对美好品质、崇高人格的向往。如莫怀戚的《散步》我这样导入:“同学们,在家庭生活中,你们总希望得到大人的关爱,同样,大人们也希望得到孩子的尊重,这种尊老爱幼的品质不是说在嘴上,也没有必要刻意去做,他就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比如散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莫怀戚的《散步》,来感受这一家人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融融之情吧!”同学们热情高涨,认真学习,并希望自己的家庭也如此其乐融融。 又如《济南的冬天》我是这样导入的: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知道日本第一个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是谁吗?对,是川端康成。1969年的一天,日本的许多知名人士都在为川端康成庆祝他的成功,包括许多外国使节,只有一位瑞典大使走道川端康成面前没有说祝贺的话,而是说,“你知道吗,这次得奖的本不应该是你,是一位中国作家,只可惜他已去世,而这个奖项只颁给健在的作家。”大家想知道是谁吗?对,他就是我们的老舍先生。他的语言很独到洗练却又韵味无穷。老舍曾经在山东济南和青岛生活过,写出了大量的文章。现在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别样的“济南的冬天”吧。 (板书课题,济南两字写大,突出一下) 学生对老舍的文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充满了阅读这篇文章的期待。 它可以是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可以是一段优美宜人的画面,可以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巧设这“投石激浪”的导语,能调节学生的心理,勃发学生的热情,促使学生期待进入文本。 二、教师匠心设计朗读脚本,激发学生朗读的期待。 古人把学习称为“读书”“念书”,实在是抓住了学习语文的关键,只有“熟读”才能“精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是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辉。 语文课不能没有琅琅书声,一如鱼儿离不开水。这几年,语文课模式层出不穷。殊不知语文课一旦形成某种模式,就没有语文味了。这是许多语文教师深有体会的。素质教育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语文课要把语文还给语文课。从“满堂灌”到“满堂问”“满堂练”,都忽视了“读”这一学习语文的好方法,不是实质意义上的语文教改。散文要朗读,自不待说,其他文体的文章也离不开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读”的好习惯,不同的课文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读,并逐步提高读的技巧,从而领悟读的乐趣,提高学习语文的自觉性。美国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提出一个高明的办法——给学生读书听,效果很好。他说:“我们过去重视孩子如何阅读,而忘记了他们如何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这话说到点儿上了,很值得每个语文教师思考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老师的示范不够。很有一些老师是怕给学生范读的。也许是因为觉得自己的普通话不够过关吧。但我们听了许多名家的课,魏书生老师、余映潮老师等许多人的普通话都不太标准,但不妨碍他们动情而投入地去读。语音只是一个载体,把我们的情感融进去。就能体会到作者真实的写作意图,体验到作者的情感。 余映潮老师有自己独到的观点:老师的示范,也是极可宝贵的影响。这种示范会把诗香语韵传染给学生。 常作印老师等在这一环上都极为重视,每天早读时,他都和学生一起放声大读。其实他的普通话也并不十分过关。朱凌嵩老师的普通话里还略带了些伦掌口间。都不妨碍他们动情的朗诵。朱老师有一次范读《海燕》的时候,激动得恨不得爬到桌子去,搬个凳子站上去读了个酣畅淋漓!那对学生是怎样的影响! 咱们现在的优质课也极关注这一点。很多参赛教师在说课讲课过程中,贯穿自己的才艺表现时总是声情并茂的朗读一段,抑扬顿挫中,声情融合中总能感染很多听课的老师。当老师的感情投入其中,自然而然就感染了学生,学生也就会形成了朗读期待。也想像老师那样读的风生水起。今年的省优质课上一位老师的讲的《》 2)、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很多课上,教师总是匆匆让学生读一遍,有时只是默看一遍就慌忙进入到分析文本之中。 3).参与朗读的同学少。朗读的同学往往是几个尖子,大部分学生都只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朗读的主体,都应该因为中学这几年语文的学习而感到幸福。所以,我不反对大合唱,在我现在的课堂里,经常能听到全班齐读。哪里读得好不好,是能听出来去调教的。 4).朗读指导机械匮乏。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如何让生朗读时把握轻重、缓急;把握分寸感;读长句、排比句时该怎样换气,怎样停顿等,教师指导几乎等于零。 (二)、我的尝试: 1)、坚持范读课文。虽然有时也用现成的带子,但更多的是我自己来范读课文,更好玩的是自己录磁带。像《听潮》《春》《天上的街市》《岳阳楼记》等许多课文,我都曾经录过,虽然一定没有买的带子标准但学生读自己老师的声音更感兴趣,听完老师读完课文后,兴奋不已。有同学模仿,有同学说:“还不如我读的”。跟这样一个爱读的老师久了,自己没有理由不好好读。 2)、提供音乐背景。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容易体会作者的情感。 3)、要训练学生能说一口的过硬的普通话。结合我们安阳口音的缺点强化训练。不过近年来,由于媒体的广泛,学生们的普通话越来越好,花在这个环节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4)、指导学生发音技巧。咨询音乐教师如何发音,发音,是极有技巧的。邀请音乐教师到班里给同学们讲解怎样用嗓子,怎样用用丹田之气说话,同学生们很感兴趣,效果也不错。 5)、深刻理解课文,拿准文章的基调。指导学生为课文确立读的基调。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读法。《白杨礼赞》要读得高昂、充满激情;《春》要读出欣喜美丽;《背影》要读出父子情深;《最后一次演讲》要读出无比的愤怒与无畏;《观沧海》要读出慷慨悲壮;《相见欢》要读出压抑和悲痛。--每一篇文章在朗读时,其语速的快慢,声音的高低,情绪的悲喜都需要提前把握,才能将课文读好。 6)、指导学生做好停顿,拿准节奏。如:“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又如:《三峡》中“清荣峻茂”四个字的读法,既可连起来读,也可以读破,一字一顿,各有韵味。一声声抑扬顿挫的诵读,有张有弛的节奏传递着诗歌无限的韵味与情感。 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对学生说你只是读,看读几遍能背下来,学生兴致高昂,令人吃惊的是,根本没有预习,学生背得还挺快,而讲课时,学生理解起来也容易多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点都不夸张,更本无需老师喋喋不休,口如悬河。看来,读的魅力真是无穷,学生在竞读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既激发了其好胜心,又为教学打下了基础,真可谓一举两得。以上我们从导语和朗读两个方面与老师们交流。下面我们进入文本的分析。 三、走进文本,处处匠心,让阅读期待层层迭起 许多美文美诗之所以能流芳千古,多由其某一句两处精彩妙笔。好课,也是如此。会因为某些教学环节设计的巧妙而使整个课堂亮丽了起来,从而产生无限的回味,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1、用心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形成阅读期待 在语文教学中,总伴随着一些问题。问题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等等。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特点,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这样,通过问题让学生形成一种阅读期待,激发起学生通过阅读探究问题的强烈愿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好奇渴求的期待心态,巧设问题情境,酿成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景,激起学生探究文本的冲动。 例如:《巍巍中山陵》一文,在学习的时候,我用一个“巍巍”串了全篇。学习课文的时候,我非常喜欢琢磨文章的标题,也常常由标题而引出对文章的多重理解。 ①、解题并明确教学重点 本文的题目只有两个词,“中山陵”是交待了本文要说明的对象,那“巍巍”二字道出的是什么信息?解释:巍巍:形容高大 ②、浏览全文(默读课文),寻找巍巍! 山势巍巍;建筑巍巍;先生的品格巍巍! ③、(品味文章语言的魅力)从山势到建筑本身,到处透着“巍巍”气势,我们从哪些字里行间,读出了“巍巍”的气势? 本文的巍巍气势还从大气而生动的描绘中得以展现: ④、感受先生的精神魅力!这些“巍巍”之笔与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的精神有什么关系?陵园里肃穆的气氛,寄托了人们对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还知道哪些怀念先生的方式?尤其是现代的方式? 老师应创设多种有效情境,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断地调整阅读期待。当学生的第一次阅读期待得到满足后,教师及时质疑过渡,反思引入,自然地生成新的问题将学生的阅读期待直接指向文本,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进入最佳,而且有效地促发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心灵感应。学生从期待中满足,从满足中走向新的期待,这新的阅读期待,又一次强烈地激起学生探究文本的冲动,在新一轮的阅读期待下不断地叩击文本,课堂在阅读期待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又如《父母的心》一课。教此文,我是从结尾切入的。 (1)、“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这里面有哪些词语特别耐人寻味?终于,又,团聚。他们在一开始的时候不是团聚的么?怎么说是又? 由此拉出情节分析。 (2)、这一对夫妻送啊,要的,送是为什么?要是为什么? 爱孩子,不送不就完了吗? 学生分析:送的理由,及要回的理由。 (3)、每一次换回孩子的理由是什么?成立吗?每一次去换时人物都发生了变化,又是为什么?这两口子可曾换前激烈的争吵? (4)、自由朗读第11段中父亲的一段话。亲爱的同学,哪些句子最能打动你的心扉?一齐读出来。 “与其把孩子送给别人,还不如全家一起挨饿……” 啊,这就是父母的肺腑之言,是天下所有父母对孩子最高的爱。 (5)、我定定地问学生:“我非常喜欢琢磨课文的题目,《父母的心》,孩子们,父母的心,是什么?” 这个问题一出来,学生一下子愣住了,他们没有想过。 我提示:“如果用一个字来说,我想大家都能说出来,那个字就是——爱!” 而后我将心形画在黑板上。 (6)深挖掘:父母的心伟大、无私到什么程度?重新从文中找到最动人的句子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爱到胜过自己的生命! (7)填写定语:父母的心,是____________的爱 学生一口气说了许多:“无私、伟大、温暖、温馨、柔和、勇敢、无微不至……”我讲:“啊,孩子们,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爱里,请你意识到自己是生活在爱中吧,爱是需要回报的。” (8)小作文:“亲爱的爸爸妈妈,请让我 ” 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心动,情动。 2. 创设形象意境,直观再现情景,维持学生的阅读期待 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思与客体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有着浓烈的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在意境中,情是被物化了的情,景是被情化了的景,真可谓是“景中情”、“情中景”了。正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有些课文所描绘的景象对某些地区的学生较为陌生,学生很难进入文本的意境。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创设一种基于文本的意境。我们可以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感知,实物、模型、语言、挂图、录像等手段能创设出形象的意境,使学生自主获得感性经验,让文本生动起来,让文本所表现的画面流动起来,让各种形象彰显出灵性来,例如:在讲《使至塞上》时,我收集了一些有关沙漠的图片,让同学们谈对沙漠的认识,同学们较多的说到“荒凉,空旷”,然后让学生感受在大漠中的心情,给他们创设了大漠的意境帮主学生对诗主题的理解。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的理解,让学生运用绘画的方式描绘出来,并加上自己的言语进行解释,每个学生都很有热情的进行了创作,带给我很新奇的感受。又如李煜的《相见欢》讲解时,我找了一副挂图,一位孤独的人在楼上伫立,院中有的是梧桐,天上只有一弯月牙儿,我在一旁介绍李煜其人。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词人,体会在这种状况下的心情,以及赋予这些景物的情感。同学们很快理解了本首词的主题。这时候把词推给学生,他们感慨于李煜词的深度和关于离愁的经典。佩服之情油然而生。 通过一个意境的巧设,可以把学生身临其境的带入作者的心境,领悟作者的用意,根本不用教师喋喋不休的大肆渲染。 3. 从优美的词句中陶冶情操, 引导学生期待美景再现。 现在上语文课,总是少不了品味语言这个环节,在品味语言这一过程中,不是简单的解释和赏析,而是要引导学生推敲关键词语,以及品评词语的妙处。用“删字法”、“替换法”、与原文作比较,让学生体会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如果去掉“不忍得”,会怎样?学生说:“没有原来有神韵,水的可爱,灵气及情感都荡然无存了。”我表扬了学生的分析及用词,这样一个精妙的词语的表达效果就出来了。 “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与“那些长枝的垂柳要在水里留下倒影”。这两个句式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区别? 学生分析:用了感叹句,强调语气。运用了拟人表达出垂柳的调皮可爱。“况且一词承接上句,自然过渡”。如果改过来,感觉呆板了无生趣体现不出垂柳的活泼可爱。 然后让学生根据我的示范在文章中找出他认为最精妙的点。 心潮起伏,或催人泪下,或令人沉思,学生读后,心中若有所思,口有所言。这样可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把自己所思所感宣泄出来,情真意切,不仅巩固了教学的结果,促进了学生思维,还强化了学生的情感。 阅读中优美词句的使用,能够在学生脑海中展现出画面,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在美景中陶冶情操,赏心悦目。如在学习《春》一文时,在学习该课之前不值了一个小片段《写春风》,然后在分析《春风图》,在众多学生分析出:风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写出了春风轻盈和温暖。首先从触觉方面,作者引用诗句,又打一比方,“像母亲的手”,让人感觉到春风是温暖的。然后写“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从嗅觉的角度写春风,仿佛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接下来写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和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从听觉的角度来写,仿佛让人听到春风的柔和。这些声音应和着,构成了一曲非常动听的春天的交响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风是无形的,可在作者的笔下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学生被自己赏析的内容深深吸引,感慨道:作者笔下的春天真美,文字的魅力真让人感动。大师就是大师,我们差的远呢。一定要好好修炼自己呀。听到学生的认识,作为老师的我们怎不为之惊喜?学生对美景的期待,对文字的期待也就此打开了序幕。 又如《济南的冬天》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雪后初晴的山一段,用 夲段妙在:( ),原句是:——————通过————写出了他的什么特点 (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智儿 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根 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 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哪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这时候我就接着问:这段文字为什么写雪后的山景这么“妙”? 接着让学生分析本段的修辞,体会优美语言对意境的表达效果。 (1)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2)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动人的雪态。 通过学生的赏析,都可以意识到优美语句可以让文章达到如此效果,进而产生阅读的期待和期待自己能在自己的文章中学习使用以便达到相同的目的,这种既让学生感受到美感,又能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这难道不是我们的目的吗?老师们也不妨用这种方法试一试。 4以理诱导, 激发学生从阅读中明辨是非 中学生涉世未深,对好多事情认识模糊,需要老师正确引导,使学生懂得道理,明辨是非。 如学习《皇帝的新装》,从皇帝、大臣们表演的一出丑剧中,可以自然地懂得皇帝以及整个宫廷的奢侈、荒唐、愚昧、自欺欺人的本质,以及孩子敢于说真话的纯真品质,学生就会明辨是非,摒弃前者而学习后者。 文以载道,选入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得起时间锤炼的精品,在文章里透露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里流传千古的思想。更多的情况下,使之流芳的,并不是它的语言,而是其中透露的高尚的气节。例如《过零丁洋》,语言上使用最漂亮的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但,流传千古,鼓舞了无数仁人志士的,仍然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们虽然都已成年,许多年少时的梦想已随日而去,但他们不然,他们正处于一个树立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的时候,通过学习这些作品,让理想在每个人心中闪亮! 《愚公移山》可这个荒唐的笨老头的故事就这样代代流传了下来,教材几经变更,此文是唯一不变的永远。那么它的魅力到底在哪里?愚公这个光辉的形象,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发言人的毅力:要想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读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疏通文字语句固然需要,更要引发学生倾听作者的心声,感受作者忧在天下人先、乐在天下人后的博大胸襟,润物细无声地进行“学会做人”的教育。 总之,语文课与思想品德密不可分,教师要善于找切入点,及时渗透德育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完善自我的人格,真正成为新世纪的一代新人。 三、走进文本,处处匠心,让阅读期待层层迭起 许多美文美诗之所以能流芳千古,多由其某一句两处精彩妙笔。好课,也是如此。会因为某些教学环节设计的巧妙而使整个课堂亮丽了起来,从而产生无限的回味,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1、用心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形成阅读期待 在语文教学中,总伴随着一些问题。问题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等等。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特点,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这样,通过问题让学生形成一种阅读期待,激发起学生通过阅读探究问题的强烈愿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好奇渴求的期待心态,巧设问题情境,酿成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景,激起学生探究文本的冲动。 例如:《巍巍中山陵》一文,在学习的时候,我用一个“巍巍”串了全篇。学习课文的时候,我非常喜欢琢磨文章的标题,也常常由标题而引出对文章的多重理解。 ①、解题并明确教学重点 本文的题目只有两个词,“中山陵”是交待了本文要说明的对象,那“巍巍”二字道出的是什么信息? 解释:巍巍:形容高大 ②、浏览全文(默读课文),寻找巍巍! 山势巍巍;建筑巍巍;先生的品格巍巍! ③、(品味文章语言的魅力)从山势到建筑本身,到处透着“巍巍”气势,我们从哪些字里行间,读出了“巍巍”的气势? 本文的巍巍气势还从大气而生动的描绘中得以展现: ④、感受先生的精神魅力!这些“巍巍”之笔与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的精神有什么关系?陵园里肃穆的气氛,寄托了人们对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还知道哪些怀念先生的方式?尤其是现代的方式? 老师应创设多种有效情境,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断地调整阅读期待。当学生的第一次阅读期待得到满足后,教师及时质疑过渡,反思引入,自然地生成新的问题将学生的阅读期待直接指向文本,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进入最佳,而且有效地促发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心灵感应。学生从期待中满足,从满足中走向新的期待,这新的阅读期待,又一次强烈地激起学生探究文本的冲动,在新一轮的阅读期待下不断地叩击文本,课堂在阅读期待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又如《父母的心》一课。 教此文,我是从结尾切入的。 (1)、“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这里面有哪些词语特别耐人寻味?终于,又,团聚。他们在一开始的时候不是团聚的么?怎么说是又? 由此拉出情节分析。 (2)、这一对夫妻送啊,要的,送是为什么?要是为什么? 爱孩子,不送不就完了吗? 学生分析:送的理由,及要回的理由。 (3)、每一次换回孩子的理由是什么?成立吗?每一次去换时人物都发生了变化,又是为什么?这两口子可曾换前激烈的争吵? (4)、自由朗读第11段中父亲的一段话。亲爱的同学,哪些句子最能打动你的心扉?一齐读出来。 “与其把孩子送给别人,还不如全家一起挨饿……” 啊,这就是父母的肺腑之言,是天下所有父母对孩子最高的爱。 (5)、我定定地问学生:“我非常喜欢琢磨课文的题目,《父母的心》,孩子们,父母的心,是什么?” 这个问题一出来,学生一下子愣住了,他们没有想过。 我提示:“如果用一个字来说,我想大家都能说出来,那个字就是——爱!” 而后我将心形画在黑板上。 (6)深挖掘:父母的心伟大、无私到什么程度?重新从文中找到最动人的句子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爱到胜过自己的生命! (7)填写定语:父母的心,是____________的爱 学生一口气说了许多:“无私、伟大、温暖、温馨、柔和、勇敢、无微不至……”我讲:“啊,孩子们,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爱里,请你意识到自己是生活在爱中吧,爱是需要回报的。” (8)小作文:“亲爱的爸爸妈妈,请让我 ” 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心动,情动。 2. 创设形象意境,直观再现情景,维持学生的阅读期待 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思与客体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有着浓烈的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在意境中,情是被物化了的情,景是被情化了的景,真可谓是“景中情”、“情中景”了。正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有些课文所描绘的景象对某些地区的学生较为陌生,学生很难进入文本的意境。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创设一种基于文本的意境。我们可以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感知,实物、模型、语言、挂图、录像等手段能创设出形象的意境,使学生自主获得感性经验,让文本生动起来,让文本所表现的画面流动起来,让各种形象彰显出灵性来,例如:在讲《使至塞上》时,我收集了一些有关沙漠的图片,让同学们谈对沙漠的认识,同学们较多的说到“荒凉,空旷”,然后让学生感受在大漠中的心情,给他们创设了大漠的意境帮主学生对诗主题的理解。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的理解,让学生运用绘画的方式描绘出来,并加上自己的言语进行解释,每个学生都很有热情的进行了创作,带给我很新奇的感受。又如李煜的《相见欢》讲解时,我找了一副挂图,一位孤独的人在楼上伫立,院中有的是梧桐,天上只有一弯月牙儿,我在一旁介绍李煜其人。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词人,体会在这种状况下的心情,以及赋予这些景物的情感。同学们很快理解了本首词的主题。这时候把词推给学生,他们感慨于李煜词的深度和关于离愁的经典。佩服之情油然而生。 通过一个意境的巧设,可以把学生身临其境的带入作者的心境,领悟作者的用意,根本不用教师喋喋不休的大肆渲染。 3. 从优美的词句中陶冶情操, 引导学生期待美景再现。 现在上语文课,总是少不了品味语言这个环节,在品味语言这一过程中,不是简单的解释和赏析,而是要引导学生推敲关键词语,以及品评词语的妙处。用“删字法”、“替换法”、与原文作比较,让学生体会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如果去掉“不忍得”,会怎样?学生说:“没有原来有神韵,水的可爱,灵气及情感都荡然无存了。”我表扬了学生的分析及用词,这样一个精妙的词语的表达效果就出来了。 “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与“那些长枝的垂柳要在水里留下倒影”。这两个句式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区别? 学生分析:用了感叹句,强调语气。运用了拟人表达出垂柳的调皮可爱。“况且一词承接上句,自然过渡”。如果改过来,感觉呆板了无生趣体现不出垂柳的活泼可爱。 然后让学生根据我的示范在文章中找出他认为最精妙的点。 心潮起伏,或催人泪下,或令人沉思,学生读后,心中若有所思,口有所言。这样可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把自己所思所感宣泄出来,情真意切,不仅巩固了教学的结果,促进了学生思维,还强化了学生的情感。 阅读中优美词句的使用,能够在学生脑海中展现出画面,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在美景中陶冶情操,赏心悦目。如在学习《春》一文时,在学习该课之前不值了一个小片段《写春风》,然后在分析《春风图》,在众多学生分析出:风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写出了春风轻盈和温暖。首先从触觉方面,作者引用诗句,又打一比方,“像母亲的手”,让人感觉到春风是温暖的。然后写“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从嗅觉的角度写春风,仿佛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接下来写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和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从听觉的角度来写,仿佛让人听到春风的柔和。这些声音应和着,构成了一曲非常动听的春天的交响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风是无形的,可在作者的笔下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学生被自己赏析的内容深深吸引,感慨道:作者笔下的春天真美,文字的魅力真让人感动。大师就是大师,我们差的远呢。一定要好好修炼自己呀。听到学生的认识,作为老师的我们怎不为之惊喜?学生对美景的期待,对文字的期待也就此打开了序幕。 又如《济南的冬天》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雪后初晴的山一段,用 夲段妙在:( ),原句是:——————通过————写出了他的什么特点 (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智儿 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根 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 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哪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这时候我就接着问:这段文字为什么写雪后的山景这么“妙”? 接着让学生分析本段的修辞,体会优美语言对意境的表达效果。 (1)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2)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动人的雪态。 通过学生的赏析,都可以意识到优美语句可以让文章达到如此效果,进而产生阅读的期待和期待自己能在自己的文章中学习使用以便达到相同的目的,这种既让学生感受到美感,又能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这难道不是我们的目的吗?老师们也不妨用这种方法试一试。 4以理诱导, 激发学生从阅读中明辨是非 中学生涉世未深,对好多事情认识模糊,需要老师正确引导,使学生懂得道理,明辨是非。 如学习《皇帝的新装》,从皇帝、大臣们表演的一出丑剧中,可以自然地懂得皇帝以及整个宫廷的奢侈、荒唐、愚昧、自欺欺人的本质,以及孩子敢于说真话的纯真品质,学生就会明辨是非,摒弃前者而学习后者。 文以载道,选入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得起时间锤炼的精品,在文章里透露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里流传千古的思想。更多的情况下,使之流芳的,并不是它的语言,而是其中透露的高尚的气节。例如《过零丁洋》,语言上使用最漂亮的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但,流传千古,鼓舞了无数仁人志士的,仍然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们虽然都已成年,许多年少时的梦想已随日而去,但他们不然,他们正处于一个树立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的时候,通过学习这些作品,让理想在每个人心中闪亮! 《愚公移山》可这个荒唐的笨老头的故事就这样代代流传了下来,教材几经变更,此文是唯一不变的永远。那么它的魅力到底在哪里?愚公这个光辉的形象,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发言人的毅力:要想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读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疏通文字语句固然需要,更要引发学生倾听作者的心声,感受作者忧在天下人先、乐在天下人后的博大胸襟,润物细无声地进行“学会做人”的教育。 总之,语文课与思想品德密不可分,教师要善于找切入点,及时渗透德育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完善自我的人格,真正成为新世纪的一代新人。 5、深入挖掘文本,变换角度,丰富学生的阅读期待。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抛开把读书当成步入仕途的“敲门砖”不说,在崇尚个性张扬的今天,语文教师再也不能囿于教参的解释和传统的定论,要善于引导与点拨,容得下学生的见仁见智,甚至“异端邪说”,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开展更加宽泛的大语文教学。 例一:《我的叔叔于勒》 我看菲利普先生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这一经典,一直以来都是收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无论版本如何变迁,足见其魅力。 一直以来,菲利普夫妇这一对主人公的性格也早有定论:虚荣、贪婪、庸俗、势利、冷漠……总而言之,是没有一个好词的。作者竭尽自己的妙笔,刻画了他们在金钱支配下的丑态。 我又想到了吃牡蛎这一个奇特的环节,都说是菲利普虚荣的表现,他想装一把绅士。 啊,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子,一生都不曾这样吃过,想到自己的妻女也不曾这样吃过,摸摸自己的腰包,想着:自己能请得起这一把!于是斗胆去请家人吧,让她们也享受一次这样贵州式的生活! 他又不曾想过自己去吃! 所以,我忽然为他的这种行为而感动了!他想让自己的家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小小的奢侈一把…… 错了吗? 这样的“虚荣”,真的算是“虚荣”吗? 当然我们不能完全抛开本文的原来的写作用意,但我们也不能扼杀学生的探究之一的灵性,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他们的言论轮给与肯定和指点。年轻的时候读之就会笑,笑菲利普刻薄与多变,笑于勒的穷困潦倒。现在觉得这短短的故事,写尽了世间底层百姓的无限辛酸与无奈,这是一个没有坏人的悲剧…… 6、 创设想象情境,激活文本灵性,发散学生的阅读期待. 就一堂课而言,铺天盖地,倾盆大雨,教师气喘吁吁地牵着学生走,学生匆匆忙忙地跟着教师跑。我认为,为了轻轻松松、开开心心地学习,要留下空白,留有弹性。所谓留下空白,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坚持和文本对话,善于从文本中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中去发现文本中的空白,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揣摩作者的未尽之言、未了之情,从作者写出来的文字中去发掘未写出来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所谓留有弹性,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势,能伸缩自如,进退有节,开合有度。一是由浅到深之间的弹性,使全班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都能自由选择,自主发挥;二是从一种思路到多种思路的弹性。教师要善于打开学生的思路并梳理学生解决疑难的思路,引导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完成从一种思路到另一种思路的转换;三是从一元结论到多元结论的弹性,学生阅读文本,是重新创造意义的过程,因此要鼓励探讨多元结论。 那么,如何挖掘文本的空白之处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师给学生创设一种基于文本的想象情境,充分地调动学生生活与情感的积淀,通过想象将课文的语言与学生的生活连接起来,补充“空白”,激活文本的灵性。如讲授朱自清的《背影》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回忆生活中自己所感受到的来自父亲无微不至但又默无声息的关爱,由此产生情感共鸣,感受到这篇名作的精彩. 让课堂多一份安静,少一份浮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温文尔雅,学生凝思默虑,还学生一片安静的天空,使他们静下心来,呼吸清新空气,展现自由个性,有滋有味地在语言王国里吮吸琼浆玉液。 《桃花源记》(我们离桃花源有多远) 学习《桃花源记》心有所动。 且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我们这里不就是么? 地处华北平原的北端,放眼望去,一马平川!是多少英雄豪杰都想争夺的中原心腹之地!现代的村庄,早已不再是过去的破屋旧舍,家家小楼,整整齐齐,真个是“俨然”的座座别墅,令多少城里人眼馋不已!肥沃的黄土滋养了我们的黄河文明,这里是祖国文化最早的发源之地,虽无美池,玉带般的河流如母亲般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先民,北方的田野自然没有“桑竹”,但我们有“杨、槐、柳……” 再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两个句子实在不能算是我们这里人生活的理想,因为每个村庄本身不就是这样的么?只是我们可能不知道,能够“鸡犬相闻”是多少生活在战乱之中人的理想!与此相联,不还有“鸡犬不宁”、“鸡犬不闻”!那些,那些都是战争的代名词啊。 还有“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现在农村人的服装和我们城里人的区别很大么?我见到的周围的农村人可真不如此。过去,每年都把家里不穿的衣服收拾好,等老家来了亲戚的时候带回去,还不够几家分的。现在可好,收拾好了,却再没有人来拿,偶尔来市里,个个穿得鲜亮!实在没有办法,有一次白送给收废品的,居然还说是“帮你个忙吧,没人收这个……” 前一段回乡一次,我的并不太富庶的老家。午饭后的当街,坐了许多休闲的老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家长里短,几个老汉在下着象棋,街上撒着欢儿的疯着些孩子……他们的脸,岂不就是“怡然自得”?当时我没有什么感触,觉得一切都很正常啊。 可是这一次当我再讲的时候,突然问了一个问题:“这么平常的生活,为什么那渔人就看得痴了?他在过着怎样的生活?” 啊,令无数人痴迷的“桃花源”,距离我们到底有多远?!我们不就生活在这里吗?我们的一切,不正是陶渊明梦寐以求的理想吗? 为什么有的人还觉得不幸福?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乱的痛苦!生在了和平的、安详的国度里,忽略了自己的幸福。 如果让一个来自黎巴嫩的孩子坐在我们的教室里,和我们的学生一起欢歌,一起读书,一起运动,一起春游,一起过节……他们会羡慕得要死…… 亲爱的同学,亲爱的朋友,请意识到这些吧,因为我们,的确生活在幸福之中。 五、灵活评价,多加赞赏,维护学生的阅读期待 每个学生都期待成功,都渴望得待到老师的欣赏。有人说,老师进课堂之前,要准备100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拿来戴在学生的头上。为此,阅读教学也应该根据课堂的生成灵活评价。若教师的评价能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那么就能使其思维和情感真正“动”起来,让其思维与文本对话,让其情感和作者对话,诱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其阅读期待,让课堂充满活力。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发现有的教师评价学生的语言好像是背好的台词:“你真棒!”“你真聪明!”“答得好!”到底棒在哪里,聪明在哪里,好在哪里,教师根本没有阐释,给学生的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有时甚至会被教师的阵阵喝彩冲昏头脑,变得浮躁,课堂气氛看似热闹,实则松散。某位省级教学能手上《听潮》一课,课上得很成功,但是美中不足的是45分钟用了16个“你真棒”和“你真聪明”,不管朗读是否流畅,回答是否到位,一律是“棒”、“聪明”。课后调皮的学生竟然鹦鹉学舌。这样的评价能起多大作用,实在值得怀疑。为树立学生的成功信心,教师评价以正面鼓励为主毋容置疑,但评价时也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其不足,否则会给学生一种错觉:捡到篮里都是菜。 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时应在常式中追求变式,语言应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不可过于单调。这也需要教师的匠心。教师需要通过肯定性和描述性的评语向学生揭示他们观点的独特性和合理性的所在,并引导学生体会个性化理解和表达所带来的积极效果。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外部评价,一个夸奖的手势,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等,这些发自教师内心的,牵动学生心灵的评价形式,它可以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一位教育学家说过: “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如果我们都采用有创意的评价方法,那么就会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成功的体验,从而持久其阅读期待。我建议大家在评价时 1.评价要有艺术性,在语文课堂交流中,教师可以用自己极富文学性的语言给学生以艺术的熏陶和评价。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做精彩的描述性评价;也可以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与某位大师做比较,指出独特性。还可以借用古诗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文学性评价。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应赞叹不已:“科学的发现总是属于孜孜不倦、顽强探索的人”;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呢。”艺术的评价渗透在课堂教学的每个过程,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耕耘的文学园地。 2.评价要有幽默性,在课堂这样一个群体环境中,学生的回答主要是在表达自我的同时获得成功的自信,任何不恰当的评价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从而削弱其语文学习的热情。这时,教师可以借助语文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语言表达方式的丰富性,创造出一种能使师生双方摆脱对抗的课堂氛围,使课堂生态得以和谐。 在上《木兰诗》的时候,我让学生讲述木兰从军的故事。没想到,一位学生站起来大讲被改编得面目全非的电视剧,面对这样的局面,如果直接否定,势必会引起全班同学的哄笑;如果避开内容加以评价,会误导包括该学生在内的部分同学。于是,我笑着说:“某同学给我们讲的是现代版的《木兰从军》,口才很好,那么哪位同学再来给我们讲一下古代版的《木兰从军》?”然后,因势利导,让学生比较两位同学讲的《木兰从军》,让学生学会辨别影视片中的历史剧与历史的不同。教师的幽默评价不仅消除了学生的尴尬,而且让学生学会理智的看待历史剧,教师也因自己再课堂上创造性的表现获得学生的信任和亲近,师生的情感融洽,课堂的氛围轻松而有建树。 3.评价要有指向性,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要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产生大量的互动,实施个体化的诊断、评价与教学补救,以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建构良好的阅读品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给学生明确的指向。激起矛盾——肯定一面——回归作品——换位思考——重新评价是我在运用指向性时基本思路。 在文言文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面对历史与现实的观念冲突,如愚公移山的精神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东施效颦适得其反的可笑与大胆追求美的思想交锋,教师应在充分肯定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的同时,指导学生站在当时历史的角度,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应对作品全盘否定。 叶澜教授认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既是教师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也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融合了社会历史的变迁,积淀了社会文明的精粹,散发了民族文化思想的光辉,因此,用生命培养生命,用智慧培育智慧,是语文教育的归宿,也是语文教师的归宿。惟其如此,才能让教学的每个过程通过评价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师生的阅读期待,激活语文课堂生命,使语文课堂显现出动态的、生命的、和谐的生态特征。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表现为一些鉴定性的语言式评价,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手势、一个眼神、一种默许、一个微笑等,以激励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保持旺盛的学习精神,提高自我发展的信心。 六、拓展文本,在片段练习中巩固延伸学生的阅读期待。 一个学期也就一本书,如果我们只满足于这些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能力也得不到较大提高,毕竟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一定要在课堂之外也要运用一定的方式保持学生的阅读期待,让课堂的的内容衍生出来,扩大课堂的容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写出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文字。这就需要教师的匠心,怎样创设拓展的练习能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课堂所学内容,扩大所学内容,发展所学内容。我一直以为学生必须勤写多写,于是在每篇文章学习之后,我都要设计一个相关的拓展练习。例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知一个》学习过之后,我就让学生用直线,圆,和三角各两个设计一幅图画,并用简单的文字进行解释。学生们做的非常精彩,引起所有老师的惊叹。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再如讲《只是一个普通人》一文时,教师们可以选放一段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公益广告告诉学生作为一个普通人就在你的身边处处时时都可以彰显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行为就在我们身边。进而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提高。并能体现在他们的生活中。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使得在学习文本的同时,把育人的观念灌注到课堂中。 1、从所学课文中得出启示。 如学习《两小儿辨日》后,激发学生思考:对你有何启示?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两小儿不断探索的精神……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时代要求阐述论证,写一篇日记。如《父母的心》 2. 联系日常生活中品味人生。 生活本身是多姿多彩的,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将自己的见解、感受、体会倾注于笔端,逐渐便会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并规范自己的言行。《假如我是掌柜的》 呜呼! 如此这般这般,哪个敢请他去做事?哪个敢给他介绍事做?哪个看他拿着偷来的钱来喝酒时还会高看他一眼? 所以,孔乙己的被笑骂是一定的了。如果我是掌柜的,我也一样和大家嘲笑他! 后来呢?后来的孔乙己到了死亡的边缘,支撑着我这里喝他这生中最后的一碗酒。如果我是掌柜的,又怎么样?也会那样继续笑骂吗? 应该不会,我即使不同情他,也不会再奚落他。 但是,我会不会把他接回来调养? ……结果――不会。好了又怎样?依然是什么也不做!这么一个废物对我来讲,养他何用?现在这样的社会也不会让这样的人活下去,那是他咎由自取。 那,怎样?念在他为我的酒店做了一辈子的贡献的份儿上,也许我会找一两件旧衣送他御寒,最多如此!仅此而已! 我们在埋怨那个时代的同时,难道没有他自己的责任吗? 《佣耕者的对话》《陈涉世家》 你会笑那些佣者吗? 学习《陈涉世家》的时候,那句名言不知激励过多少朋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这句话的意思是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把那些佣者比喻成了燕雀,喻指那些目光短浅的人;把自己比喻成了鸿鹄,喻指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是!陈胜之所以能在后来的起义中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与他少年朝代的雄心壮志的确分不开,但讲着讲着,我突然想:那些佣者,应该成为我们嘲笑的,低看的对象吗?他们的“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一句中,饱含着怎样的辛酸? 作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的佣者,应该是地无一分的贫民!时代到秦朝,虽然已经没有了奴隶,但他们生来实际上已经被确定了赤贫农民的身份。除了劳作、除了受苦、除了受气、除了挨打……之外,这些人享受过怎样的快乐?享受过怎样的做“人”的权利?更不用说“梦想”了。 所以他们没有说话的底气,所以他们失去梦想的勇气……残酷的生活实在是磨灭了他们太多及多,他们已经不再敢想……当他们嘲笑陈胜的时候,更多的是对自己现状的无奈,自嘲,也许当中,也许还有一点点对陈胜的劝解:醒醒吧!不要再做白日梦了!因为他们实在太苦,苦得忘记了自己也可以拥有梦想。但,他们的确是警钟:无论生活在哪里,无论生存的状态如何,不能失去做梦的勇气,不能失去追求梦想的勇气!陈胜的豪言壮语,及其后来的作为,仍然是我们的榜样! 3. 发挥学生想象,改写,续写,补写课文的内容和结尾。《我的叔叔于勒》。 4.对篇中需要记忆和掌握的关键词,选择其中几个连缀成篇。 我们学完《白杨礼赞》这篇文章时,我选择了妙手偶得,恹恹欲睡,傲然挺立, 这三个词让同学们连成一篇小短文。 我找了两个学生的片段, 学生1:若不是妙手偶得,我恐怕无法看到如此美丽的一刹那! 那是一个夏天的夜晚,朋友让我到她家里做客。谈话间,已经到了深夜,我们坐在庭院里。院里有好多花,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那盆昙花。从小就听说昙花一现,却从来没有亲眼目睹过。那夜,我终于看见了庐山真面目。本来恹恹欲睡的我,突然听到朋友大叫一声:“看!”我顺着她的手指的方向:一朵昙花悄悄张开了花瓣,洁白的如同皎洁的明月,我跑到跟前,不足五分钟,就凋落了,看着傲然挺立的凋落的昙花,突然一震,昙花为了仅仅几分钟的绽放养精蓄锐,我们是否也该为了我们今后的绽放从现在开始奋斗、拼搏呢? 学生2:月下 夜,轻轻地为天铺上一层毯,小心翼翼地捧出自己妙手偶得的珍宝--月。月在黑色的地毯上随心而舞,向四周洒下片片银叶,飘出缕缕光华。皎洁的月光跳着蹦到人间,满怀兴致地绕着空旷的广场上傲然挺立的石碑旋转,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本已恹恹欲睡的星辰,也注意到了月光的不同寻常,本已快闭上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猜测着石碑的故事…… 5.练习细节描写。《斤斤计较》, 在训练记叙文的时候,我设计了让同学们练习写细节描写,例如极言写“累”,“黑”等。另外详写成语,如:风尘仆仆,精疲力竭等。如学生写的这个片段:一个卖瓜子的中年妇女,正在为一个中学生抓瓜子,妇女往里抓了一点儿,看看称高了,于是轻轻地拿出来一些,看看又低了,,又放进去一个,发现又高了,再拿出来又低了,妇女想了想,拿出一把水果刀把瓜子切成两半,放进程盘里,称正好不高不低,妇女满意的笑了。 还可以训练学生观察一个动作详细的描述出来,如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吃烧饼》一位老汉蹲在墙角吃烧饼,一只手往嘴里送,另一只手在下面接着,头向前伸着,嘴巴努力的吸着,唯恐一点芝麻掉到地上,每咬一口,都慢慢嚼着,最后再用舌头把嘴角的舔上一舔,等到吃完大块的饼,把手中的饼屑聚拢了聚拢,甚至用另一只手把手缝中芝麻也归拢在一起,头一仰,用手扣在嘴里,有细细的嚼了起来。 七、每周上一节课外阅读课,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容,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 《听潮》、《诫子书》《孙子兵法》《论语》《项链》毕淑敏,张晓风,周国平,学生手里的现代文阅读……有的时候,是通过电脑打在屏上放给学生,有时候是让学生用毛笔抄在大纸上传抄;有条件的时候就会印出来。有的老师觉得没有条件也不要紧。我们的各种各样的教辅资料多得很,每一课后都会有一篇课外阅读,看起来是给做题用的,实际上完全可以拿过来当课文学,当课文背,这样三年下来,学生的收获会非常多。也经常有学生问:“老师,你教的这些考不考?”我会明确地讲:“不考。”但语文就是这样:谁能知道考什么?我们的能力在一天天增长的同时,就无惧了任何形式的考试。不为做题而教书充分挖掘阅读的材料中蕴涵的人性美《只是一个普通人》《父爱的高度》……只是一个普通人 ①圣诞节的下午,大雪纷飞,一位老妇人在雪中踽踽独行。 ②一对年轻的夫妇谈笑风生,抱着满怀的圣诞礼物,他们没有注意到那位老妇人。一位母亲领着两个孩子,在前往孩子祖母家的路上匆匆走过,他们也没注意到老妇人。一位牧师右手拿着《圣经》神气十足地走过去,像一个全副武装的基督战士。然而,他的思维定格在神圣的事情上,并没有留意到她。 ③如果这些人注意一下,他们就会发现那个老妇人没有穿鞋,光着脚走在冰天雪地里。她双手紧紧地攥着没有纽扣、破旧不堪的外套衣领,抵御寒风。 ④到了汽车站,她停了下来,弓腰驼背,红蓝相间的围巾裹在头上。她在等候去市中心的会交车。一住绅士拿着一个看起来挺重要的公文包,在她边上等车,不敢靠得太近。毕竟,她可能会有某种传染病。一个十几岁模样的女孩也在等车,她看了好几次老妇人的脚,但什么也没有说。 ⑤公交车来了,老妇人慢吞吞地、费劲地上了车,坐在司机身后靠边的座位上。绅士和女孩都冲到了车尾。与老妇人坐在一起的男人坐立不安,抚弄着大拇指。 ⑥一个小男孩指着那个老妇人说:“快看呀,妈妈,那个老奶奶光着脚!”尴尬的母亲把他的手拽了下来说:“不要指着别人,蕾德鲁!那样不礼貌。”接着,她的目光投向了窗外。“她肯定有成年的子女,”一位穿着皮大衣的女士说,“她的孩子们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她有一种道德优越感,因为她把自己的母亲照顾得很好。一位老师坐在汽车的中部,扶着她膝上的礼物袋,对坐在她旁边的朋友说:“难道我们交的税还不够处理这种情况吗?”“人们应该学会存钱。如果她在年轻的时候存了钱,现在就不会受苦了,这是她自己的错。”一个衣着得体的年轻大学生补充说。 ⑦所有人都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因为他们都发表了如此精辟的分析。 ⑧这些同胞对人漠不关心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善良商人的反感,他从钱包里取出一张崭新的20美元钞票,走过过道,上前塞进老妇人颤巍巍、满是皱纹的手中。“拿着,夫人.给您买双鞋。”老妇人点点头作为答谢。商人大踏步地走回自己的座住,对自己十分满意——因为他不是一个光说不做的人。 ⑨到了下一站,一个年轻人上了车。他穿着一件厚重的蓝夹克,脖子上还围着一条围巾,灰色的羊毛帽罩住了耳朵。一根线在他的帽子下绕着一直到耳朵里,与一个随身听连着,他的身体随着只有他自己能听到的音乐摇摆。付过车费后,他一屁股坐在一个靠过道的座位上,正好与老妇人斜对角。 ⑩但当年轻人瞥见老妇人光着的双脚时,他身体立刻停止了晃动,一下子僵住了。他的目光从老妇人那里移到了自己的脚上,他穿着一双崭新的、昂贵的名牌运动鞋。年轻人弯下腰,开始解他的鞋带。他脱掉了他抢眼的新鞋子,又脱掉了袜子,然后在老妇人面前蹲了下来。“夫人,”他说,“我看见您没穿鞋,那就把我的鞋给您吧。”慢慢地,轻轻地,他双手抬起老妇人那长着厚茧的双脚,把自己的鞋袜给老妇人穿上。老妇人使劲地点点头表示感谢。 11汽车到了下一站。年轻人下了车,光着脚走在雪地里。乘客都涌到窗前,看看他光脚艰难地在雪地里走远。 12“他是谁?”一个人问道。 13“他一定是一位先知。”一个人说。“他一定是个圣人,”另一个人说。“他一定是位天使。”又有一人说。 14但那个指过老妇人的小男孩说:“不,妈妈,我看得很清楚,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学习小说的环境描写,人物形象的分析,语言赏析的规范,以及对人物行为的评价。 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我告诉学生它们也是我们的教材,我们也要像在课堂上一样来对待,学会分析欣赏,来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让语文无处不生活,生活无处不语文的思想,走进每位学生的心里,并体现在平时的阅读中。 以上这些是我自己的粗浅的认识,上面所涉及到的课例都是我平时上课时的积累,也许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希望在座的老师们给予指点,更希望各位能够参与进来共同发展我们的语文课堂。 综上所述,随着语文教改的进一步推广和深入,教师应多方面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期待视野”在阅读教学中的尝试仅是开始,它能否在阅读教学中焕发巨大的生命力,促进教学走向成功,还要靠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合理地结合起来,在摸索中创造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将于各位老师一起为之而奋斗。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