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2、guī yǎn 惮 暇
3、默写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2)略。(3)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4)黑云压城城欲摧。(5)远嫌而避怨。(6)黑云压城城欲摧(7)各领风骚数百年
4、不设统一答案,参考:鲁达(提辖)拳打镇关西(郑屠)或鲁达(提辖)仗义疏财救金氏父女
5、D
6、D
7、答案仅供参考:“发现号”(航天飞机)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成功着陆
二、阅读理解
(一)
8、、这是一种反衬的手法,不知真相的花朵的微笑,反更衬托出根干被人砍断的悲哀,增强了悲剧的效果,谴责了毁灭美的恶行。
9、说“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是因为古藤萝给“我”悲愤、惆怅的心情带来安慰,给我还来许多快乐,让我忘却了人生中的许多困难;而说“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是因为古藤萝被人砍断了,还存在“愚氓灭美”的事实。
10、此题言之成理即可。比如,从句式方面作答:用对偶或整句,精炼而又纯粹;语言在变化的句式中,显示出一种严谨,通俗而又雅致;从描写的特色方面作答,写出了古藤萝的可闻可嗅,使古藤萝美得有声有色,富有立体感;从词语的运用方面作答,“淡淡的”“嗡嗡的”,通过叠词的运用,给人丰富的想象,烘托出古藤萝之香、之艳;其它还如通过人的感官分析来鉴赏;运用侧面描写来烘托古藤萝之美的鉴赏等等皆可。
11、答案不必强求一律,只要理解古藤在作者的心中是真、善、美的象征,是他精神的寄托和安慰,而古藤却毁于十年浩劫结束十五六年后的愚氓之手,所以作者悲哀之极。
12、不设统一答案。要点:热爱生命,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生存,共同发展。
(二)
13、kān yǐ cī chuàng
14、可:副词,大约; 能
以:把; 因为
15、 C
16、 1) 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a)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17、 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18、仅作参考:这段文字没有写一个“水”字,但没有一处不在写 水。我们从“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可以看出水之清,清到了透明的程度,鱼儿在水里游,竟然像在空中没有凭依似的。“日光下澈”的“澈”字点明了水之清,红色的日光透过潭水照在白色的石底之上,鱼儿的影子清晰可见,鱼儿的一静一动尽在游人的目下栩栩如生,最后以拟人手法作结,增添了文章的情趣。文中正面写鱼,侧面写水,这种游鱼和潭水相互映衬的写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名句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三)
19、要学会关心自己
20、既要关心自己第亿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要关心自己的全面成长
21、比喻论证
论证的是前一句话“只有了解自己的真正需要和欠缺,才能有的放矢地培养自己,完善自己”
22、提取第3到第5节的中心句(即第一句话)
23、略
(四)24、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
25、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意对即可)
26、此题不设统一答案, 赏析时只要求抓住课文内容、思想感情、艺术特色、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说明,提到一处即可。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对两个得1分,对一个不得分)。
(1)谴 (2)慨 (3)奈 (4)抉
2.默写(8分。每句1分,错、漏、多一字该句不得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2)略。 (3)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4)黑云压城城欲摧。 (5)远嫌而避怨。
3.马克•吐温 第二空不设统一答案,只要是小说中的情节即可(2分。每空1分)。
(二)运用(7分)
4.不设统一答案。参考例句:“你有权发怒,但不应践踏别人的尊严”;“你有权失败,但不应自暴自弃”;“你有权要求生活得更好,但不应以今天的欺骗来换取明天的快乐”。(3分)
5.(1)称呼后的“,”应改为“:”(2)“费电池”应改为“废电池”,后面还应加“意义”一词;(3)“每家每户”用在这里不当,可改为“挨家挨户”;(4)“要求贵校一定要在升旗仪式上对初二(3)班学生进行大力的夸奖”不恰当,可改为“建议贵校在升旗仪式上对初二(3)班学生给予表扬”;(5)日期应调整到落款的下面。(4分。改对一处得1分,得满4分为止。)
(三)探究(6分)
6.不设统一答案。只要言之有理有据有序即可。(2分。)
7.不设统一答案。参考:普通人要想度过不普通的一生,提高时间的含金量,就要合理地安排好自己一生中各种生活内容:除了维持基本需求的时间,该在哪儿节省,该在哪儿下功夫,要了然于胸。(4分。能写出大致意思即可,如有其他结果,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18分)
8.燕园幽径中仅存的惟一能给我一点安慰的一棵古藤萝被毁于愚氓之手,我感到无比痛心,并表示强烈的愤慨。(3分。意思对即可)。
9.“这样”指的是富于感情,“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具有博爱之心。作者他笔下的“伟人”缺少对于自然、对于他人的关爱,自私、冷漠、无情,甚至滥杀无辜。作者将“伟人们”置于自己的对立面,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鄙视厌弃的感情。(3分。意思对即可)。
10.二三百年来“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只是“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3分。意对即可)。
11.悲剧不仅仅是指古藤萝被砍断,更悲的是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没有人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任那些愚氓者任意地践踏生活中的真、善、美。(3分。意思对即可)。
12.作者这样写是借助古藤的哭泣来描摹自己痛苦、悲愤的内心感受,非常逼真,含泪带哭的诉说更增添了一种震憾人心的力量。(3分。意对即可)。
13.不设统一答案。要点:热爱生命,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生存,共同发展。(3分。)。
(二)(15分)
14.本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地球起源的三种合乎逻辑的推测性学说。(2分。意思对即可)。
15.(1)“俘获说”:月亮在绕太阳运行过程中被地球引力吸引,成为地球的卫星;(2)“同源说”:月亮和地球是由同一块尘埃凝聚而成的;(3)“分裂说”:月球是地球运行中分裂出去的。(3分,每项1分,意思对即可)。
16.合乎逻辑的依据:月亮的密度比地球小,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不合逻辑之处:月球与地球的直径相去并不悬殊,月亮比其他小行星大得多,地球要俘获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实非易事。(4分。意思对即可)。
17.不设统一答案。要点:能依据文中提供的信息说明认可的理由。如:认可“俘获说”,理由是月球与地球的密度及化学成分大不相同,不可能是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的,月球也不可能是地球高速运转时从赤道区飞出去的物质,且月球的位置不在地球赤道面上。(2分。意思对即可)
18.语言风趣,如:把三种学说形象比喻成“地球的妻子、姐妹、女儿”;把天文学家比作“太空悬案的侦察员”等。语言准确,如:把几种学说称之为“推测”;对还不能下定论的说法用“可能”,有关月球和地球的直径、宽度用具体的数据等。(4分。意思对即可)
(三)(8分) 19.①向下,往下 ②表示约数 ③呆呆的样子 ④依靠(2分。答对两个得1分) 20.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2分,意思对即可)
21.潭水:清澈见底;游鱼:怡然自乐。(2分。)
22.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愉悦的。依据是“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2分。)
(四)(4分) 23.写小丘所处位置及小丘的形貌。(2分,意思对即可。)
24.文中描绘景物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则用了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小丘的奇特风光,展现了永州一带山水的特点,写得生动、形象、传神。(2分。)